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浩 《城市》2008,(3):40-43
中国近几年来用于建设方面的投资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且增幅很大,每年均以8%~9%的速度递增。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许多重要的建设项目纷纷上马,而其中大部分知名项目却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例如:北京国家大剧院“水蛋”的设计师是法国的保罗·安德鲁;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的设计师是瑞士的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  相似文献   
2.
谢浩  倪红 《城市》2008,(4):42-45
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为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  相似文献   
3.
谢浩 《家庭科技》2002,(1):48-49
离开了灰暗的天空、拥挤喧器的人群,离开了布满钢筋混凝土的大都市,我们一行四人带着兴奋的心情登上了前往海拉尔的飞机,朝着向往已久的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飞去。朋友,你听过“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妙歌声吗?你看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区景色吗?为了心中一方湛蓝的天空和那幅壮观的草原风情画,我们不远万里奔赴呼伦贝尔。  相似文献   
4.
谢浩 《理论界》2014,(9):32-39
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12年以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分布等情况为主要指标,被识别出来的先发地区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等地区。由产业融合深化、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强化和产业环境开放化4个一级指标及细化的12个二级分指标构成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工具,对江苏省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其最终得分为68.32分,基本处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长阶段。以此为基础,江苏等经济发展先发地区在构建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时应不断凸显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趋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逐步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提升产业创新效益;逐步开放产业环境,鼓励重点产业"走出去";进一步发挥扩散效应,拉动区域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5.
谢浩 《宿州学院学报》2014,(1):18-20,25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是产业资本的循环G—W…P…W’-G’。消费需求不足、资本需求不足和就业不足等三大危机时出现的社会需求不足,完全不同于基于“三大心理规律”的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以满足充分就业为政策目标的凯恩斯主义危机治理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滞涨”这一结果,显现了该理论在解释需求不足危机理论上的局限性。当下中国经济出现的产能过剩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其解决之道仍需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考试的功能;指出了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弊端,这些弊端不能归咎于考试本身,原因在于 者不合理泊价值取向导致了考试的不合理使用,主素质教育也应包含考试,并着重探讨了考试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7.
在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重要性的基础上,从民主党派的角度探讨加强参政党建设的问题,包括增强政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党外后备代表人物和参政议政途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谢浩 《决策与信息》2010,(3):144-145
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是保证工程投入的资金得到合理控制、有效使用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保证建设工程顺利、科学的进行的基本环节,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城市河网综合治理的综合手段,“南海模式”是在南海区长期的政府工作中,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渐渐成形的。而且它也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海模式”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改进中。理论建设虽然早已有人提出,发达国家也早已付诸现实,但在中国,真正将理论转换为实际行动的地区之中,南海走在了前列。  相似文献   
10.
谢浩 《理论界》2014,(10):31-35
中国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的,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条件要求,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绝大多数国家实现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非均衡发展并不是目的,只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手段。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协调发展便成为必然。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共同性——前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极化效应,后者侧重于非均衡发展的扩散效应。鉴于区域经济的巨大发展差距,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