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国家、企业、社会公众对公路工程统计信息咨询、监督、预测等的需求口益多样化,这就要求公路工程统计部门不仅要为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服务,而且要为社会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跨文化管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实施跨国经营也给企业自身带来了挑战。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复杂化的经营环境使跨国企业管理难度增加、决策实施变得困难、经营环境难以适应、组织绩效受到影响。中国企业在跨文化管理中存在跨文化管理意识和文化整合能力缺乏等问题。中国企业进行跨文化管理要对投资国的政治、法律、合作伙伴、政府等因素进行评估,以避免投资风险。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跨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能够正确把握和选择企业战略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是指通过性交传染的一种尿道炎.近年来,NGU是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之一,我国大城市性病高危人群NGU的检出率为15.9%~24.6%.称为"第二代性病",其中支原体可以引起广泛的生殖道感染,尤其对女性还可导致不孕、不育、胎儿宫内感染、流产等不良后果.男性,则引起性腺感染、精液生化成分异常并产生抗精子抗体,精子畸形、数目减少、活动率下降、活动力降低、精子运动速度减慢、运动方式改变以至男性不育.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检出率为59.67%.由于一些非专业性病医生治疗NGU的不规范以及患者自行滥用抗茵药物等诸多原因,导致支原体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单一药物治疗已不能取得满意疗效,常需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发展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发展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着融资难度高、经营成本上升、市场萎缩等一系列困难.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每个企业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评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正确分析应对危机的前景和对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发展战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相应进行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云龙 《现代妇女》2013,(10):55-55
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作为环境诉讼的发动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缺乏明晰界定,使得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往往因不合资格而启动不了。如果要发展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起诉资格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很多中国企业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鼓励下争相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到国外进行投资。中国企业跨国投资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跨文化管理问题。通过分析跨文化冲突对跨文化管理的直接影响,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适应模式,并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跨文化管理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云龙 《职业时空》2009,5(9):147-148
丧失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可以说成长与丧失共存。目前,国内关于丧失的研究较少。文章从丧失与情绪、丧失与创伤、丧失与认知以及丧失与防御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地方高校的核心工作。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该文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意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践行高等教育普及化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措施,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南宋严羽《沧浪诗话》问世,七百多年来,历代学者“各是其是,各非其非”,而其褒贬则又多出于对严羽“诗有别材,非关书也”一说的不同理解。洪峻峰同志认为“别材”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作者的特别才能或资质、智力,而是指作诗的材料。(见《<沧浪诗话> “别材”辨》,载《光明日报·文学遗产》第714期)根据有二:一是严羽所说“诗有别材,非关书也”中的“诗”指的是诗歌,而不是“人”。二是,严羽的  相似文献   
10.
“无”是老子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学者多视之为哲学范畴),在历史上曾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无”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却历来众说纷纭。由于老子的整个理论体系建构在“无”的基础上,故正确理解“无”,对正确理解和评价老子及其学说,至关重要。魏晋时,何晏、王弼等人祖述老庄、以无为本。王弼在《论语释疑》中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日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认为“无”就是“道”,它无体、无象、无声,无所不在.在《老子在》中他又说:“凡有起于虚,动起于静,故万物虽并动作,卒复归于虚静,是物之极笃也。”老子说“有生于无”,“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王弼将其解释为“有起于虚”,“复归于虚静”,实际上就是把“无”同虚无划等号了。据《资治通鉴·魏纪七》记载:“何晏性自喜,……尤好老庄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