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30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听弹古渌水》一诗中写道:“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竞日有馀清。”说的是听了《渌水》这一乐曲,使得他心平气和,整天都沉浸在好心情之中。白居易在另一首《听幽兰》的诗中写道:“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可见《幽兰》这一乐曲使他身心安静,精神愉快。在另外一首《五弦弹》中诗人还写道:“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声声入耳肤血惨,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四…  相似文献   
2.
有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前几天见面分外亲热。寒暄过后,他将他在单位遇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生活中的苦恼给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近两个小时,我几次想插上一句话都很难,只有倾听的份儿。事后他给我来电话,说那次倾诉之后,他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解脱。一扫过去精神之苦闷,感到格外痛快。经验告诉我们:当遇到不平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有发泄的渴望,想找人倾诉一番。人们将令人烦恼、怨恨、悲伤或愤怒的事情发泄出来,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发泄和倾诉,是人们谋取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美国内战时期,林肯总统曾写信给他的一位…  相似文献   
3.
如果选择职业时问:你愿当银行家还是当大厨?恐怕很多人愿当银行家而不愿当大厨。这是因为银行家比大厨出人头地,待遇和薪水也要高得多的缘故。但是,也有人却宁愿当大厨而不愿当银行家,不知你信不信? 在纽约华尔街一家餐馆,有位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和餐馆的大厨聊天。留学生说,希望自己毕业时经济不要这样低迷,以便自己到时能打入华尔街,进入跨国公司当银行家,那时便可出人头地,一切都有了保证。没想到这位大厨却说:  相似文献   
4.
陕西城固县鲜家庙乡龚家堡村,有一位名叫李本善的百岁长寿老人,其长寿秘诀就是两个字:读书。他一生书不离身,手不释卷,不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诗词、杂记和史料,而且读了大量的报刊,并摘录了许多范文和警句。他说:“读书使人聪明、坦荡,即使有了烦恼,也会云消雾散。”可见读书不仅可以长知识、明事理,而且可以益寿延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养生之道。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明辨是非,达观向上、趋利避害,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剂保健良药。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名叫闵子骞的人,去拜孔子为师。开始时,…  相似文献   
5.
赵化南 《老年人》2009,(9):45-45
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已逾90岁高龄。他的身体不好,年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他思想的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想,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医学专家、91岁的吴英恺院士前不久获得中国医学基金会发的"医德医风奖"。获奖后他通过《北京晚报》公布了他的遗嘱:"生老病死,自然规律,我已91岁,生命即将到尽头,后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科学家,人们常常想到“头悬 梁、锥刺股”式的苦读深钻。诸多有关科学家的传记和报道中,也经常说到科学家从小肯用功,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乐于享受的游戏、玩乐,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如此看来,科学创造注定是个“苦差事”,投身科学探索,就一定意味着必须当“苦行僧”了?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是因为他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从科学研究本身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和愉快,这是其他人所无法体会到的。达尔文说:“我一生主要乐趣和唯一职务就是科学工作,对于科学工作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我的日常的不适。”居里夫…  相似文献   
8.
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神秘莫测,难以捉摸。不过,真有什么巨大幸福降临的话,大凡人们都承受得了,相反,如果人们遭到意料之外的灾祸打击,很多人可能承受不了,甚至因此终止了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人才流动是好事。如果是一次分配定乾坤,限制人才的流动,那自然会扼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我们的事业十分有害。因此,我们主张人才流动,这对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英雄有用武之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但是,人才流动应该有一定的规矩,应该合理合法。不能想到什么地方干就到什么地方干,任意“跳糟”;对用人单位来说,不能为了抢夺人才而不讲道德,不择手段。否则,人才流动就变了味,离了谱,就会带来负面效应,对社会造成危害,对自己也没有好处,甚至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难堪的困境,这真是人才流动的悲哀。 北京斯威格—泰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技术人员,研究开发出一系列管理软件,通过应用,深得好评。有三人分别被该公司聘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这个管理系统专职开发、研制的技术人员,并与公司订有合同。合同中规定职员在受聘从事有  相似文献   
10.
世界许多顶级企业在选人、聘人、用人时,尽管各有其独特的要求和标准,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把品德放在首要位置,这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美国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第一要求是清廉。该公司创办于1907年,现已成为全球速递行业的“四大巨头”之一。清廉是这家公司对员工素质的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