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念不相同     
我爱读流沙河的幽默,他讲过一个小笑话:有一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同学口角,满口英语骂之,夹杂汉语一句“我操你娘”。美国学生不懂,急请旁人翻译。译曰:“他说,他要同你妈妈做爱。”美国学生疑惑不解,耸肩张臂、问曰:“这和我有什么关系?”收在《高级笑话》中的这一则,标题画龙点睛,叫《观念不相同》。也许是这样的吧。建国数千年,受忠孝节义传统文化熏陶的中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11日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听了保罗·罗伯逊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音乐会,由美国男低音歌唱家凯文·梅诺演唱罗伯逊歌曲,加上电影和幻灯,反映罗伯逊的音乐、政治观点和生活。对于有“黑人歌王”之誉的保罗·罗伯逊(189-1976),我素有好感,早在1949年夏天听说他将应邀访华,我还写过一首小诗表示  相似文献   
3.
德国两名历史学家年前出版一本新书披露,纳粹头子希特勒在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年代,曾经用数以千万计的巨款,贿赂他麾下的将军,换取手下人对他的惟命是从。 这是从广州一家报纸的国际新闻中抄出来的。从前只知道无权  相似文献   
4.
魏荒弩先生的随笔集《府藏胡同纪事》中,有一则《无题》,说到1949年7月6日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都出席了大会;毛泽东致了简短的欢迎词便退席了。“在郭沫若、茅盾等发言以后,民革代表邵力子走近了讲台。邵老一头白发,态度稳重,语调  相似文献   
5.
只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却没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权力?” 没有人问,但有人答。 “作为一名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权力,或人权,或财权,或物权,等等”,费孝通先生说,“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要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完完全全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面,切不可用于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6.
语丝     
从古以来都有响亮的口号。“以天下为己任”,是要把“天下”独自“担当”,所谓大权独揽也。“以国为家”,则是把国有资产“流”入了自家腰包。此中的“爱国主义”也就成了爱“家”主义。  相似文献   
7.
来真格的     
“真格的”,是一句老北京话,而“来真格的”成为一个流行的语汇,如自王蒙的小说《说客盈门》。大约1979或1980年,有一天《人民日报》作品版刊出了王蒙写的这篇小说。写一个曾因所谓右倾开除党籍的人平反之后,被派到县浆湖厂当厂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为整顿劳动纪律和厂风,将一个小二流子合同工除名,不想这人是县委书记的表侄,其后的十二天里,来厂长家说情的达“一百九十九点五人次”,而厂长拒绝了所的这些说项。直到几个月后浆糊厂大治,生产越搞越好,对这厂长的指责才稍稍平息。总算有了个大  相似文献   
8.
“认识你自己!”这是很难的。韦君宜在饱经沧桑的暮年做到了。她是在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大背景下审视自己走过的道路,从而逐步认识自己的。 认识古代史之难,难在人物已杳;认识当代史之难,难在许多当事人或利害攸关者还在。遭受苦难的人回顾历史而痛定思痛;制造苦难的人,难免因别人回顾历史而触到痛处,于是而有掩盖历史,讳莫如深,篡改历史,混淆是非,甚者则欲销赃灭口,扼杀记忆,以掩天下人耳目。 然而我们不但要回顾五十年的历史,也要回顾百年的历史,不但要回顾百年来我们这块土地上的历史,还要把中国放在世界的背景上来重新认…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曾有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等外国文学作品的风行,值得在什么史册上添注一笔的话,那么,到了六七十年代,大仲马的《基度山恩仇记》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也是值得一提的。那时候,在公众的书市、书架、书桌上,所有被江青谥为“封、资、修”“名、洋、古”的文学著作,都已扫荡一空。但是《基度山恩仇记》则因江青的青睐,而在一定范围内传阅不歇。江青爱读此书,一定另有缘由;但不像毛泽东对《红与黑》一书的观感,有身边工作人员的回忆记录,因此,我们只好试加猜测了。一九六六年十月,赵丹、郑君…  相似文献   
10.
我亦怀旧     
有一对年轻的朋友乔迁了,旧物扫数出清,新居从装修到家具,看着像宾馆的标准间一样。我正嗫嚅着,不知怎么说出我的观感才好。朋友似乎看出几分,提起邻居搬家的时候,老太太跟儿子、媳妇吵起来,小辈也是主张把破破烂烂坛坛罐罐都扔掉,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坚持连用不上的鸡笼也搬到崭新的阳台上去。朋友摊摊手:“农民嘛,没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