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特 《学术论坛》2012,35(7):76-82
随着校车事故频发,学校事故责任成为实务中的重要问题。我国《侵权责任法》通过第38、39、40条三个条款对以往条文作了总结。但这三个条款如何适用,在解释论上有三个问题亟待辨析:学校事故责任的性质不是监护责任,而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特殊情况下还会发生与契约责任的竞合;学校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一般过错与过错推定二元模式,但在集体致害的案件中应当适用统一的归责原则;学校事故责任的范围在教育机构单独侵权时应承担完全赔偿责任,在与第三人直接侵权竞合时应承担对外"补充"、对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马特  朱颖超 《经营管理者》2013,(14):255-255
本文首先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概况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进而对石油企业海外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剖析石油企业海外项目中存在的汇率风险及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石油企业及其海外项目的特点,探索防范、规避和消除汇率风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爱无能——当今世界的流行病 一家世界范围内的妇女杂志近期对世界上3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生活趋势进行了问卷调查(在7500份问卷中,来自我国台湾省的有3600份,那里是爱情速配电视节目的发源地)。 调查显示,台湾女人第一关心的是工作,占45%,第二是自己,占31%,第三是孩子,占14%,第四才是爱情,占10%。而其他国  相似文献   
4.
配偶间的同居义务是配偶权的核心内容之一,关于是否确认夫妻间的同居义务,同居义务是否将导致婚内强奸的泛滥,一直困扰着理论和实务界。本文以同居义务的性质和行使的分析为基础,从同居义务的法律效力着眼,探讨了其对夫妻间侵权行为的阻却违法性效力,以及违法同居义务的法律后果等问题,指出了配偶间同居义务的特殊性,并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就同居义务与性自由进行价值权衡,从而论证了配偶将同居义务的特殊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马特 《江淮论坛》2014,(5):132-137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5条首次以民事立法的方式明确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该规则来自于英美法,如何融入我国既有的民事权利体系是个重要问题。关于知情同意权的性质,该权利并非独立的民事权利。民法意义上的“知情”和“同意”两项规则可以从合同关系和侵权责任两个层面分别建构:医疗机构违反告知说明义务可以产生违约责任,除了损害赔偿之外还包括实际履行、解除合同等责任形式;而同意权属于隐私权的范畴,即便没有造成生命健康权的侵害,单纯侵犯同意权本身也可构成独立的医疗伦理型侵权行为。为了便利于患者寻求合理的救济,我们应当准确定位知情同意的权利基础,在我国民事视域下重新建构知情同意规则。  相似文献   
6.
马特 《文史哲》2022,(3):96-104+167
惠特曼的城市想象颠覆了城市作为自然对立面的扁平化形象,指出城市文本并非以人类声音为单一主调而构成的平面图景。惠特曼笔下的城市是打破自然沉默的“怒者”,能够激起城市空间中的多维声音,使之交织成城市生态复调。惠特曼建构的生态环境没有延续以自然/人文为双圆心的椭圆范式,而是转“一分为二”为“合二为一”,构成了自然环境与人造空间相杂糅的同心圆结构的生态网络。惠特曼的城市生态思想与中国古典道家的哲学思想相契合,彰显出深刻的生态整体观。  相似文献   
7.
个人资料保护是现代社会的新型课题。个人信息的准确表述应为个人资料。个人资料的权利基础是制度构建的核心问题,在学说上有两大进路:财产权说和人格权说。财产权进路又分成个人资料财产保护说和个人信息双重保护说,前者忽视了物权法定的体系障碍和人格权商业化利用的趋势,后者混淆了资料与信息、客体与利益的区别,导致了民法体系的混乱。人格权进路可分为一般人格权说、隐私权说、独立人格权说。一般人格权说是德国法的特殊现象;独立人格权说的立论基础存在瑕疵;隐私权说,特别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控制权说,为个人资料保护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侵权责任法》首次明确隐私权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然而各国隐私权保护模式各有其路径依赖。在实证意义上,统一的隐私权的概念并不存在。美国是宪法和普通法双轮驱动的独立隐私权模式,英国是间接保护模式,德国是通过一般人格权吸收隐私权的模式。作为一项新兴权利,在权利生成的过程中,两大法系的制度和知识相互交织渗透。这给我国的启示是,民法典中隐私权的制度构建应当立足本土,以大陆法为体,英美法为用,仅靠《侵权责任法》第二条是不足的,一般条款和具体类型相结合的模式是一个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依据第一军事条款召集作为一个州的军事力量的陆军国民警卫队,并不意味着将其联邦化成为联邦陆军国民警卫队,尽管把它看成是在联邦服役并且变成陆军的一部分似乎是合乎逻辑的。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总统要将一个州长统率的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成为联邦军队预备力量的组成部分而协助边境的安全保卫工作,必须经过州长的同意并且符合地方武装力量法案。由于无论是外来移民还是毒品走私事项都是由联邦法律规定的,运用暴乱法案而不要求州长提供协助的前提得到了满足。但是能不能认为诸如抢跑计划之类的任务涉及反击侵略呢?国会经创设了一个双重征兵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个州的国民警卫队的成员同时参加被认为是联邦军队后备力量合众国的国民警卫队。  相似文献   
10.
惠特曼的城市书写中蕴有丰富的生态意识。在惠特曼笔下,城市不是横亘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而是一个充满生态气息与和谐氛围的城市形象。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在城市化视野内重新对自我进行认知和定位,建构出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兼具的生态自我。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共同构成多圈层的城市生态系统,将生态环境的范畴由单纯的自然环境扩展至整个城市空间。惠特曼对城市、自我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关系的探寻,也为后人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