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辩证逻辑在发展中。有志于此的研究者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探索、讨论、争鸣,以求得到正确的解决。无疑,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将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一步。但这名目繁多的问题,在整个学术研究中,地位和作用并不是一样的,我们对它们不能等量齐观,有的问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解决了它,许多问题就会豁然开朗。那么,在辩证逻辑的研究中,什么问题具有这样的地位和作用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2.
张居正既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政治实干家,又是一位独具特色的政治理论家.他认为秦朝推行的严酷政策,是“王道”陷入困境后的必然逻辑结果,又主张“法后王”,提倡“为下不倍”,反对“生今反古”.他的这些政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为了证明“治体用刚”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必要性.他认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振纪纲”,而要“振纪纲”就必须“综核名实”,严禁士大夫聚众讲学,议论朝政.可以说,张居正继承并融贯了儒法两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技术,形成了一种崇尚实学的实用主义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3.
余维  高寿 《领导科学》2000,(5):14-15
解决问题是决策活动的内在动力。整个决策活动,实质上是围绕着认识和解决问题进行的。正因为如此,准确地提出问题,便不仅是整个决策过程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性的一步。 所谓决策问题,是指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决策问题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存在的本质之中。人的……  相似文献   
4.
全面论述明代典章制度的佳作——张德信著《明朝典制》评介高寿仙典章制度是史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治学工具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典章制度牵涉面广,内容博杂,变化繁复,故尔这门学问一向号称难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张德信先生知难而上,悉心...  相似文献   
5.
高寿  余维 《领导科学》2001,(2):20-21
作决策应坚持机会优先、难题靠后的原则,即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更多地着眼于利用机会、求得发展.历史上的一件事对此很有说明意义.在秦朝灭亡之后的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占领汉中一带,即原来的秦地,楚王项羽占领崤山、华山以东的地方,也就是战国时秦以外六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6.
明前期驿递夫役佥派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帝国在开国之初就构筑了一个遍布全国的庞大而严密的驿递系统,其对明政府政权的巩固、政令的畅通、运输的便捷及经济贸易的发展等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完整、高效的驿递系统。然而,为维持这一系统的正常运转,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明政府主要以随田粮佥派夫役,杂以特殊人、户充当驿役。由于这一系统体系庞大,构成复杂,耗费至巨,且推行日久,病弊百出,驿递夫役不堪重负,不但大大降低了驿递系统的功效,而且使驿递负担成为贯穿有明一代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哲学》是一部阐发“向未来移民”的哲学的书。“向未来移民”,就是自觉地与旧的传统决裂,变革自己周围的社会,改造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改变传统、推陈出新、穿越时间的通道、以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向未来移民”,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关于作为思维形式的指令的探讨武高寿一、“规范判断”的矛盾不少逻辑书上都讲到了“规范判断”的内容。然而,所谓“规范判断”的提法是经不起认真推敲的,它是一个不合乎逻辑的概念,因而是一个不科学的概念。因为它作为判断的一种,却既不具有判断所应该具有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事实的客观性就内在地蕴涵着事实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事实是表征物质世界客观存在和运动的具体状态、现实环节的概念”这一界说就内涵着事实的主体性,因为人的主体性活动本身就是“物质的各种实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论事实的客观性》实际上区分了事实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其认识论意义,指出认识论意义上的事实是具体的、历史的、进入主体现实的求是活动范围的事物及其情况。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事实的主体性。笔者的观点是:不能把事实的主体性归结为事实“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意识和断定”、“是人所把握的一种知识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