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1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李群对称方法,通过构造变换不变量,将一类1 1维非线性波动方程化为常微分方程,得到了这一类非线性波动方程的一些新的显式精确解,包括孤子解、三角函数解和椭圆函数周期解。  相似文献   
2.
高校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既是高校的优势 ,也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引入风险投资、发行股票并争取上市、进入以大学为主体的高科技园 ,是高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重庆大学采矿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重点阐述对研究生培养及改革教学方式的有益探索,其成果为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个体量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从量词的定名、分类、语义、语用、语法与认知几方面对汉维语个体量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勾勒了这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科学技术高端产品而出现在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发展正迎来了一个如日中天的时期。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需求越来越白热化,由此分布式计算机应运而生。本文就分布式计算机的相关网络结构管理体系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以期对分步式计算机网络结构的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7.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会议是国际统计界的盛会,集中反映全球官方统计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本文对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50届会议最主要的若干问题,包括《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数据和指标、官方统计基本原则、国家质量保证框架、官方统计使用大数据、国民账户体系、统计用途商业登记册、价格统计、住户调查、国际比较方案等领域的新发展进行了概述,从4个方面提出了国际官方统计的新发展对中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取代黑格尔哲学的伦理因素,创立了自己的社会管理理论。他认为必须铲除作为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但同时又必须保留并改造市民社会,以之作为新的社会有机体、社会立法以及管理的源泉。由于没能看到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列宁忽视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区别,忽略了马克思的社会管理理论。列宁还受到恩格斯的影响,在《国家与革命》中想象一种无差别地对待不同人的严格的机械化社会编制形式,以代替市民社会,充当社会立法和管理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鲜兵强 《学术交流》2012,(Z1):79-81
提高工程总承包管理水平,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而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本文通过对工程总承包三大控制的探讨和分析,为以设计为主的总承包模式提供借鉴,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日甲午战争前后,福泽谕吉、内村鉴三、内藤湖南等知识阶层纷纷发表文章探讨日本应尽怎样的天职,这些出自不同思想派系的“天职论”,尽管论述角度及论述内容各有不同,但都涉及到了在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的融合、对峙、冲突的复杂纠结中日本如何定位的问题,都将日本行使天职的对象设定为中国及朝鲜等东亚国家。探讨和分析甲午战争前后的“天职论”,不仅能够透析日本当时流行的东洋观、西洋观及对华观等各类问题,同时有助于认识日本知识阶层在明治政府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