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国情特点,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筹划了一系列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时代创新性的战略布局,为新时代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推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粮食安全的战略布局体现出鲜明的底线思维、超前思维和历史思维,科学回答了当前和今后中国人为什么以及如何端牢手中饭碗的问题,既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民生观开辟了新境界,也为中国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行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与宋朝发达的社会救济事业相一致,宋朝的社会救济法律同样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体系完备,明确规定了救济对象、救济机构、救济内容与程序、救济方法、救济的经费保障与救济管理规范,而且内容周详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还比较机动灵活,能够适时调整.宋朝社会救济法之所以如此发达,是有多重原因促成的,其中儒家文化的熏染、经济发展的促进、维持社会控制的需要无疑是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的钥匙是朝鲜半岛,谁掌握了朝鲜半岛,谁就掌握了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局势每一次大的变化,无不影响到东北亚格局的变迁,而东北亚格局的演变,也必然左右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朝鲜战争的爆发与结束正是这种相互关系的最好诠释。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朝鲜战争是东北亚格局演变的结果,而战争的爆发与结束又促进了东北亚格局的重建。  相似文献   
4.
传统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乡村组织是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国家赋役征发、维持地方秩序和宣扬王朝教化的职能,是联系国家与乡村社会的纽带。从乡村组织的视角对“乡土中国”进行解读,不啻为破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齐廉允 《领导文萃》2012,(13):91-95
与自己斗争年轻的蒋介石曾长期混迹于上海的十里洋场,不仅加入青帮,拜投黄金荣门下;还常常出入妓馆,一度过着花天酒地的放荡生活。但过了而立之年后,蒋介石开始了艰难地蜕变,如果不经历一场震动灵魂的反思与裂变,这个长期沉迷于欲望释放快感的浮浪子如何能有后来的变化呢?年轻的蒋介石除了要与旧时代战斗外,还要时刻与自己斗争。也许这种自我救赎对他一生  相似文献   
6.
夏季亭  齐廉允 《社科纵横》2012,(9):54-57,70
二战之后,东北亚格局进入一个急速变动与重塑的阶段。这种变动既是各国根据形势发展调整内外政策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地区局势的更新。东北亚格局的变迁为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提供了最适宜的发展机会,而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反过来又加速了东北亚格局变迁的步伐,并强化了格局发展的模式与趋向,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与互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10至13世纪,东亚大陆两大鼎立政权宋辽、宋金先后与高丽结成复杂而微妙的三角外交关系。这种彼此交织、相互制约的国际关系格局催生了宋朝高丽观中的战略安全意识,它不仅与宋朝自身实力的兴衰息息相关,也是东亚地区秩序重建的一个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