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04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297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914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到周日,山西忻州华美超级商场的李肖暄等20名中层管理人员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匆赶往忻州商业学校参加公共关系课程的培训,之后,相互热烈交流学习公关的体会和经验。这不是政府机关和国有大企业场景,而是一家民营商场的举措。今年以来,华美超级商场有限公司把公关员职业培训作为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一部分,以适应入世之后商业市场激烈竞争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国家实行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循着这一正确社会发展模式发展起来的。而农村城市化发展速度又以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程度的形式体现,三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相互促进、互为基础、共同发展的关系。实现农村建房的科学、规范管理,则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各地发展不平衡,不少地方发展进程滞后,缺乏产业支撑,重点不突出,规模普遍偏小等。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建房管理,快速促进农村城市化发展,下面,结合江油实际,谈点粗浅意见。一、江油市近年…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赫丽萍 《理论界》2004,(1):68-69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而造成的人为破坏。文章阐述了环境道德的由来,并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种种环境道德失范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企业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从目前情况看,搞得好的、一般和差的各占三分之一,人们希望其经济效益能像生产经营状态那样同步回升而步出低效运行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使人成其为人的过程。人性是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有机统一,人的精神性是人成其为人的根本标志。从人和社会的需要出发,既赋予人从事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提升人的精神发展的水准,使人性在合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总体框架下,不断向更高层次和更加完美的程度攀升,这是高等教育的精神所在。以人性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个维度的综合作为哲学基础的高等教育,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最终目的在于使人学会同自己的精神打交道,学会用多种方式去养成精神,去丰富精神,去拓展精神。  相似文献   
7.
原生态文化的界定及其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生态文化的学术界定历来存在极大纷争,原生态文化虽在概念的界定上有不严格之处,但从实践的角度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由此提出原生态文化的大概念观点。只有尽快确立原生态文化著作权的立法,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建立健全原生态文化保护机制,才能达到对原生态文化既保护又开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微型实验在农科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的探讨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型化学实验是化学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是实现绿色化学的基础。文章阐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产生、特点和发展现状,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了微型滴定分析法在农科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9.
年玉萍 《职业时空》2008,4(4):124-125
一般的教科书和语法学书中,对量词主要讲它的分类、语法特点。但从整体而言,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大特点。在实际运用中,量词用得非常普遍,也很生动,因而现代研究探讨量词的特点、功能、作用的文章不少。有的谈量词的分类;有的谈量词的语法功能;有的具体到物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或借用量词;有的谈动量词;有的谈量词的修辞效果等等。而本文主要想立足于整个量词,尝试运用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和古代汉语)的角度来探究量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