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46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8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深入分析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赛题要点和核心内容,认为竞赛取胜的关键是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动手实验的技能、创新精神、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民族主义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少于种族和情绪的冲动,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层思考和重新建构,通过对具有理想人格的“新民”的设计,而使中国终达至“新国”的目标,即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为最上之团体,具有优先性。“新民”与“新国”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正> 加快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沿江四市的开发,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断改善和搞好四市的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大中型企业)是实现这一战略决策的重要保证。一、关于大中型企业在沿江四市开发开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开发开放皖江,关系到强化自身,呼应浦东,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在这一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二茂铁从发现至今的七种合成方法,并简单评述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6.
清代嘉庆初年,乾嘉"苗变"被"平息"后,傅鼐等在湘西苗疆全面推行"均田屯防",以此为苗疆治理之核心举措,维系苗疆秩序与稳定,但其"均屯"开展也遇到苗疆部分民众抗阻。清朝政府迅速"勘明"处置,保障湘西苗疆"均屯"全面完成。清代湘西苗疆的均田抗阻案反映了其时苗疆"边地"治理的实际情势、"国家"与"地方"力量互动的真实面相,更表现了苗疆民众逐渐形成一体的政治认同和"国家"意识。  相似文献   
7.
8.
11月14日早晨,冬日的阳光照进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的一间病房,扎在骆大爷穴位上的三根毫针投射出影子.毫针的一端,一只黝黑的手撮着针体,熟练地捻转、提插. "大爷,是不是感觉好一些了?"迪亚拉医生用四川话问着骆大爷,然后又为骆大爷搭指号脉,观察病人的面相、舌苔,一丝不苟地"望、闻、问、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某高校422名工科学生的问卷调查和 SPSS 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复杂性科学与当前高等工程教育融合的程度以及学生的期望程度,对比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我国的工程教育在数学、物理和工程方面学生有良好的基础,但科学、技术和人文素质教育还比较薄弱;在跨学科教育和新兴科技知识方面还有明显的欠缺;工科学生有一定的问题解决技能和学习策略,但核心能力培养还有待加强;学生已初步认识到复杂性科学与工程教育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有必要借鉴复杂性科学的理念与方法,全面改革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黄开发 《东岳论丛》2022,(7):31-40+191
《孤独者》的“我”告别魏连殳尸体的情节位于小说结尾处,过去的研究仅把它视为写实性的对一种悲剧后果的呈现。这其实是全篇点明主题的最主要象征,其原型来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所写查拉图斯特拉背走绳演员的尸体下山。两个作品的情节模式高度相似,寓意结构相同。《孤独者》与《野草》中《影的告别》《墓碣文》等作品一样,都是把所表现人物的部分自我象征化,并且戏剧性地展开人物与自我化身之间的对话和潜对话。《孤独者》在艺术整体上有着安特莱夫式的写实与象征相调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