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海城 《劳动世界》2017,(20):51-52
上海西商股票市场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市场,华商投资者看待西商股票,经历了从排斥、观望到理性选择的心路过程,华商投资者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上海西商股票市场的兴衰,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是抗日战争爆发七十周年,这一年的研究的成果尤为显著.从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外交活动以及侵华日军的罪行等七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这一领域的研究得以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华商股市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华商股市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且颇有历史魅力的新兴研究领域,随着现代金融经济的发展与新史学的兴起,以及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引入,这一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近三十年间受到了学术界前所未有的重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章以国内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论文为主,就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梳理,并对该研究状况作了总体评析.  相似文献   
4.
1917年由孙中山、虞洽卿等领衔,向民国北京政府递交了设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申请,但因他们证券与物品合办之主张违反了1914年颁行《证券交易所法》相关条款,属违法之请,引发农商部和金业等多方反对。但虞洽卿等商界人士一直利用各种人情关系和社会舆情,持续向农商部施压,最终情胜于法,农商部同意其成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成立表明,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宪法法令、规则契约等正式制度的变革可通过制度引进,国家强制推行,一蹴而就,而人们的法制观念、规则意识、行为方式等非正式制度的转型之路则要漫长得多。换言之,中华民国颁布的"新法"与帝制时期传承下来的"旧制度的那些原则"的冲突与融合事实上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摊贩的管理,1952年武汉市各区成立了摊联会筹委会。它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基层组织,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其成立后,在摊贩的治理改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55年下半年,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形势发展,各区筹委会完成了向摊联会的过渡。摊联会筹委会是时代的产物,它适应了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会费管理方面。  相似文献   
6.
朱海城 《兰州学刊》2010,(9):195-197
中国第一批华商股份制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迅速发展,而一些不良企业滥发股票,又致使1880年代的股市风潮爆发,反过来危及整个企业的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必须加强股市监管,严格股市准入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才能促进股份制企业与股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