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许多认同危机,特别是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然而,核心价值认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和潜在力量,因此,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原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大学生价值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多样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多样性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以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文化多样性的形成与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3.
4.
转型期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应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以繁荣发展的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发生于1923年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以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唯物史观为思想武器参与论战,有力地批判了玄学派和科学派的观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向中国思想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学理层面梳理这次论战中的思想流变,不但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了解,亦可以从特定角度考察近现代思潮与中国历史进程的联系与互动。  相似文献   
6.
7.
主流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瑮  李医平 《学术论坛》2002,(2):126-127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主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 ,代表着人类文化前进的方向 ,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激荡中各种非主流文化的严峻挑战。主流文化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就具有重要而迫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与时俱进性的理论品质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新情况,这是解放思想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多样性的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需要在发展经济、提高认识、多出精品、加强宣传、拓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独立学院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较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本文以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为个案,研究和探讨如何规范管理,增强竞争力,打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促进西部地区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