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过程中,无论是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还是历史的逻辑和逻辑的历史,都昭示了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矛盾统一的过程。具体考察这一过程中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机制,探讨邓小平理论逻辑的风格和个性特点,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过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在金代时期文化较为发达,有汉族、女真族进士17人,尤其是大定府出现了郑子聃、赵之杰等文人。元代有所倒退,有成就的蒙古、色目各族文人都属离开蒙古草原迁徙他地者。女真族彻底汉化与蒙古族坚守民族本位是造成内蒙古地区文化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就了二者不同的命运,在保持民族本色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丰富而复杂的辩证思维发展的途程中,和谐思维是源于中华深厚和合传统的一种辩证思维形态。与西方传统相比,它具有相对独立的思想内涵和表现形式,显现了鲜明的东方智慧特征,产生了持久和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和谐思维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伟大实践中日益发挥出主导性的作用,因而被提到了理论的前台。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繁杂的任务,但最关重要的是塑造能够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的和谐主体,而和谐主体又重在培植和谐的心理,发扬和谐的精神,确立和谐的思维。思维方式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不从心理底层破除非此即彼的二值对立思维方式的潜在影响,不重建切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而深入研究适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方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期刊发的笔谈是由左亚文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思维方式研究》(07BZX011)的阶段性成果。其中左亚文的《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异同关系再析》着重从致思取向、基本理论、价值原则、视域覆盖以及方法论原则等方面对和谐思维与矛盾思维的异同关系进行了具体的比较和论析,阐明了二者作为辩证思维的两种基本形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的性质,证明了人类辩证思维方法的多维性、多样性与本体性、统一性的辩证关系。夏建国的《论和谐思维方式的实践价值》则从生活实践的观点出发,提出和谐思维对于人们实践活动的调控、牵引、制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用和谐的视角观察对象、用和谐的思想分析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的尺度评判工作,并结合改革和建设的实际对其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证。韩美群的《和谐思维的本体诠释》从世界观的高度,阐释了"和谐"的本体意蕴,探析了和谐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贡献,揭明了和谐思维赖以成立的本体论根据。  相似文献   
4.
继续教育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人才队伍建设与开发的有效途径,继续教育能够教授新知识、新技能,激发人的创新能力,也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强大支撑.当今人力资源状况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有效开展继续教育对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阐述继续教育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当前员工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开展继续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哲学具有其独特的智慧特征,它集中表现在从阴阳对立面的同一性、平衡性与和合性的维度,探讨了世界万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凸显了辩证思维中的"和合性"原则以及"和实生物"的系统创生性原则。与西方哲学传统相比,它的独特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统一的人类辩证思维的发展史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文本"出发,着重考察了阴阳和合在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普遍特性,评析了它独具特色的辩证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主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谈判则是实现社会民主和社会参与的主要方式,在社会利益不断分化、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的现代民主社会,不同利益主体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因此,谈判是促进保障中国社会利益平衡机制正常、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主题。  相似文献   
7.
主体—客体理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中的重要一环,而人的本质问题又是解决主体—客体问题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表明:只有当其在思想中彻底克服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的残余,科学地规定了人的本质的时候,主体—客体思想才得到了科学的确立。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缩写的形式,表明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这一进程。对人的本质定义的重新反省 1845年初,由于反动政府的迫害,马克思由巴黎流寓布鲁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政治史上的中间路线是指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势力或第三方面的政治路线 ,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改良主义性质的政治路线。施复亮作为中间路线的主要倡导者和代表人物 ,他的中间路线思想不但有着深厚的渊源 ,而且还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通过探究他的中间路线思想 ,可以更好的把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间路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为人们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业改造直接有关。农业技术构成提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又取决于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讨论,主要包括:1、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存不存在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之间有何种关系,这些国家的城市工业发展是如何决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3、在城市工业不能完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终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结合对商品价值的分析,提出并阐述了具体的质和抽象的质的思想。商品的具体的质,是指能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特殊的有用性;具体劳动的质,就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专门劳动的特性。推而广之,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那种自然属性,就是事物的具体的质。它的特点是具体的可感性和差异性。抽象的质和具体的质不同,它不涉及物体的天然的(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属性,而是事物的整体的、普遍的规定性。从横的方面看,它不是孤立的、单个的属性,而是一类事物的系统的属性,从纵的方面看,它不是事物当下存在的现状属性,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