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隐喻,具有深刻含义的隐喻可谓是不胜枚举。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雷考夫和约翰森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问世,引起了语言学界对隐喻的热烈探讨。传统的隐喻观把隐喻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会使语言更加优美、丰富多彩。认知论认为隐喻是由源域到目的域映射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隐喻被看作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使用。而语境对隐喻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语言语境还是非语言语境都对隐喻的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代男 《现代交际》2015,(2):38-39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富有的文化内涵有深刻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动物已经成为人类思维中的一个象征并且反映在语言中。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和历史的不同,一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会有别于其他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本文旨在将动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准确地使用动物词汇,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