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速周边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与定居.在生命历程后期,农村老人以主动或被动的形式裹挟进城镇化潮流,从农村流入城镇,生活发生巨变.晚年迁移、 身份转型、 市民化等生命事件对农村老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自身人力资本脆弱,农村老人进城即失业,加之难以享受城镇社会保障、 子女外出务工等,成为城镇新型贫困群体、 边缘群体和留守群体.农村文化对老人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复制农村生活模式,难以适应消费性的城镇生活.虽然老人在城镇生活实践中充满困境,但老人渴望扎根城镇,其市民化意愿与能力间存在张力.进城老人希望在城乡之间两栖流动,享受现代化成果的同时积累家庭资本以规避城镇生活风险.  相似文献   
2.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表现之一。基于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子女教育、民族文化等多重主客观因素驱动,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嵌入城市,在空间转换、社会网络重构、权利获得与身份变迁中,重塑国家、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受文化水平低、社会资本薄弱、上升渠道狭窄、社会排斥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目前只在居住空间和职业层面实现了市民化,大多数人难以获得市民权利及市民身份。欠发达城市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少数民族流入,进城少数民族如何解构与重组自身携带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以更好地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的融入,需认真加以研究解决。以兰州市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文化及身份认同等方面探讨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愿与能力,针对不同群体的价值诉求,提出少数民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可能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