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尹祝寿是吉首大学子校校长,她年轻,知识功底扎实,有着优秀的管理才能。1999年6月,尹祝寿响应国家援藏、援疆的号召,毅然报名支援新疆,被任命为吐鲁番地区教研室主任。 从乌鲁木齐下火车后,尹祝寿感到这里的自然条件比她听说的和想象的还要恶劣,气温在42度以上,有时甚至高达50度,空气异常干燥,炙毒的阳光烤得人昏眩虚脱。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180多公里的路上,沿途都是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寸草不生。在炙热的阳光下,她的心掠过一丝寒意。 赴疆前尹祝寿就在家里想好了几套工作方案,准备到吐鲁番后大干一场,可是身临…  相似文献   
2.
3.
道德认同是指人与道德同一或统一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们从内心上对社会道德价值、道德观念、道德规范等等的接受和认可,其发生的人学基础在于人的生命同一性,现实依据在于人的社会化需要,心理发生机制在于人的同情情感;道德认同类型多样,是一个在精神机制、社会机制和心理机制推动下内部世界、自我、道德、外部世界等要素和谐运行的有机系统;在价值多元、文化多样、社会差异凸显的现代社会,主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会经常出现不一致,从而引发道德认同危机,但正是在这种克服危机的过程中,人类道德不断走向进步。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甚至相互冲突,利益间的冲突引发了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行政伦理失范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文从个体利益角度、公共利益角度及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互动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以探寻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本动力方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社会的发展最终都要从人的本质属性的表现外化中获取动力。如果说毛泽东时代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群体本质属性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那么,邓小平时代则主要是通过释放人的个体本质力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通过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来建构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则可以理解为通过全面释放人的三重本质力量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这里,人的发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人的关系由于对道德存在成人之维和规范之维的不同理解而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成人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彼此同构,道德内在于人;在规范道德的意义上,道德与人之间既存在着“同一-内在”关系,也存在着“差异-外在”关系;成人道德与规范道德在人们具体的行为实践中历史地表现出或相互一致或相互背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文化多元化发展加剧同时并举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普遍价值生成何以可能?我们认为,应该从人的感性存在本身出发来理解问题的实质,文化差异发展要求和普遍价值的生成要求都可以从人的现实存在中找到人性根基,文化的差异发展是基于人的群体性发展要求,普遍价值的生成则基于人的类性发展要求,两者都是人类生活中的应有之义,文化的差异化发展与普遍价值的生成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协同发展关系,文化差异背景下普遍价值的具体生成则要走超越传统、文化宽容、促进交往、民族化实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德性与规范:道德二维及其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性论伦理学和规范论伦理学对道德作了不同侧面的强调,德性论首先强调人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则主要强调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从道德与人的关系来说,道德本身便内在地蕴含德性之维和规范之维。道德作为德性时指涉的是道德对于人的本体性意义,即道德使人成之为人而区别于动物,并且成就、实现和完善作为人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为主体内在品质;道德作为规范时指涉的是道德规范可以约束人、规范人,从而维护人类社会秩序和人类整体生存,主要体现为具体的社会道德规范。道德之二维是互生互成的一体两面,过分强调其中之一维而忽视另一维都会导致对道德的片面理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