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华南学派关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建构问题的研究,有些观点与方法在清水江流域的观察中受到了某种局限,尤其在探究家族与家族的制衡关系所呈现出的地方社会建构张力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家族之间“结盟”的“拟血缘化”聚落家族对地方社会的“有序化”显得尤其突出。潘寨“永镇村中”碑展现出清末的五个姓氏“结盟”的“拟血缘化”历程,呈现出民间信仰在地方社会建构“有序化”的一个案例。其间,我们发现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律”与“自觉”,在其背后还存在着国家在场的“国家权力”,这不仅是地方社会建构的背景资源,更是地方社会有秩序化的文化张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民族学发端于西方,从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以来,已有六十余年。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恢复民族学学科,西方的文化生态学也随之引起我国学界的关注,在《民族译丛》多有翻译文章推介。此后我国一批学者立足于我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实际,从中国学术传统出发,不断吸收西方生态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开展了大量的地方区域的实践研究,也对生态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目前正在形成生态民族学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