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大唐西域记》藏汉文版本对照研究后发现:公.工布查布在藏译本中如实地翻译了《大唐西域记》138国的情况,将藏译本的总体结构作了一些调整,采用藏文数字表明所记述国家的顺序,并对许多寺名、塔名以及地名、山水名进行了注释性的补译,给后世研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一、《西藏王统记》的历史价值 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是靠文字的记录向后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风采。藏族的历史文献和其他民族一样,记录了本民族光辉璀璨的发展史。早期的藏族历史文献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宗教、哲学、历史、文学为一体。就多数藏族历史文献而言,毫无疑问是偏重于历史、宗教和哲学的,但其中也不乏富于文学情趣的优秀篇章。就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汉朝司马迁的《史记》均以文学的语言和形式描绘历史一样,藏族的历史名著《西藏王统记》也以其鲜明的语言艺术特点扣人心弦。 《西藏王统记》是西藏封建社会前期的代表作品。它继承了前代历史文献的优秀传统,吸收了大量民间传说的精华。可以说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西藏王统记》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藏族文学与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发展与衰落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藏族文学史的分期应符合藏族历史发展规律及称谓的五大阶段 ,即 :远古时期至赞普统治时期的藏族文学、分裂割据时期的藏族文学、萨迦王朝时期至藏巴第斯政权崩溃时期的藏族文学、甘丹颇章政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藏族文学和社会主义时期的藏族文学。  相似文献   
4.
《西藏西部的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研究》一书由则武海源编著,于2004年在日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社出版(日文)。这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和研究西藏阿里地区佛教发展轨迹和它与周边地区关系的重要著作。从吐蕃的松赞干布开始,直到现存的古代遗迹,纵横双向地详细分析了整个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之后,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和在与周边地区交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方特点。  相似文献   
5.
《西藏西部的佛教史与佛教文化研究》(日文版)重点介绍了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佛教发展情况,尤其是西藏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历史和特点。用实地调查收集的图片资料,论述了西藏西部地区的特征、西藏的密宗系统、阿里地区的佛教遗迹,以及以阿里的古格王朝为中心的西藏西部佛教美术的特点。此外,介绍了阿里地区与古代于阗、尼泊尔、印度、古代大食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藏族民间故事中的民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民间故事分为书面记录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故事两种。书面记录的故事主要源于《尸语故事》 ,它自印度传入藏区以后 ,大部分故事已被藏族化、本土化 ,散发着浓郁的藏区文化气息。口头流传的故事有原始观念的古老和社会现象的记实。故事中的灵魂寄附观念、一妻多夫制、丧葬习俗等 ,蕴涵着丰富的藏族民间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提而西部各族人民的环境素质至关重要,对促进西部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积极意义;环境教育必须既基于当今世界环境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我国东部的经验与教训,又基于西部各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人们生活生产的现实状况及未来走向;既面向未来.又因地制宜;既弘扬良风美俗,又合理地移风易俗,明确目的,细化目标,建立制度体系,如此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藏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现代"时尚"渗透到西藏的大街小巷,高楼大厦、网吧、洗浴中心、迪厅等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传统的藏餐馆和具有浓郁藏族歌舞艺术特色的"朗玛"歌舞厅也深受广大藏区藏族同胞和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朗玛"歌舞厅不仅是适宜一家老少聚会娱乐的场所,也是表现藏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舞台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