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3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95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517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论述信息沟通在现代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描述了信息沟通的过程,分析了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进一步提出了增强沟通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证明了收益率函数不动点的存在性和唯一性这两种性质后,又讨论了收益率函数不动点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合并后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原先各校的管理水平存在着差异,档案内容缺乏完整性,失实现象有所存在,这些都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充分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管理人员建立优良的服务意识,畅通人事档案材料来源渠道,档案工作实现网络化,是做好新时期人事档案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对许多商标翻译原则的僵化理解,引发了商标翻译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的缺失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缺陷.以译者创造性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商标翻译中译者创造性缺失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在此基础上,尝试着从文化视角、方法视角和接受视角三个方面提出了补偿策略,进而抑制传统商标翻译的缺陷、超越文化干扰和融合不同文化消费者的心理,以达到提高商标翻译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中国证券市场A、B股的波动性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市场A、B股的波动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深圳市场A、B股的波动间则不存在显著可信的因果关系.对于A、B股市场间的关系以及深沪两市的差异,本文从信息传递和交易者构成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关系到翻译成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制约和影响着词汇的意义和语言手段的选择,限制和促成言语活动的效果的产生。语境在英译中的过程中是具有一些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7.
8.
2003年,国家计生委把我县确定为全国11个“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县之一。一年多来.我们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为契机,以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为重点.明思路、抓重点、建机制、优服务、强管理、促落实.着力改善人口生育结构.促进了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稼祥(1906—1974)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领导人了一。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理论建树颇丰。本文分析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对三大法宝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姚鹓雏(1892——1954),字伯雄,松江人。年轻时读书便显露头角,得到郡守戚扬和乡前辈杨了公的赏识器重。他自叙“余年十六岁时,毕业松江府中学堂,郡守戚公扬,亲临监考,于国文试场见余再取试卷纸,问前发卷已损污乎,余告以写完须赓续,戚公异之,嗣阅卷乃大称赞。时余父将命余习商,公闻之,传首县,谓姚某必宜升学,倘绌于资,宜佽助之,卒送余考京师大学。”又说“在中学时,始作小说《洗心梦》一篇,乡丈杨了公见而叹为有夙根,属人致意……遂畅谈定交。”在京师大学堂读书时,为林琴南的得意门生。“先生掌教京师大学堂时,余为预科生。先生甚赏余文,有二次加以极长之评语,悬诸阅报室之镜框中,有‘非熟精于宋五子之说者,乌能鞭劈入里至此’云云”。姚认真写小说始于1913年。自谓“忆民国二年冬,上海某书局始倩余为文言长篇,余撰《燕蹴筝弦录》一书应之……自是请者渐多,余亦为之益勤。时王蓴农主商务编辑,频以书来敦促,于是又成短篇十余,则力摹畏庐师译狄更斯之作。……生平不好言情,最嗜为林师译狄更斯、欧文之书,言社会家庭情状,沉痛处以滑稽出之者。”《燕蹴筝弦录》是就朱彝尊《风怀诗二百韵》敷演开来的。《风怀诗》是否写朱与小姨事,后人意见不一。邹弢在《三借庐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