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文化概念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主线是文化从自足的、平衡的实体概念变成了动态的、无边界的过程概念。于是,文化在被引入组织研究之后,伴随着现代社会组织本身的变迁和对组织认识的递增,激发了不同的研究旨趣和侧重,基本上可归结为两种视角,即文化作为变量和文化作为根隐喻。文化作为独立变量或属性的视角进入组织研究,催生了组织文化研究;将文化作为根隐喻的观点,则提供了认识组织构拟与转换的新角度。近十余年来,中国人类学家一方面扩大了对多类型组织的田野剖析,探讨多样性文化根隐喻之含义,另一方面也探讨了学院派文化诠释的可能的应用性意义与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方静文 《民族学刊》2021,12(4):33-40, 114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继2003年非典之后再次与传染性疾病正面遭遇,也让我们反思当下的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公共卫生服务相对薄弱却面临更大的境外输入风险的民族地区,需要如何提升才能应对此次疫情和日后可能出现的其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处边境或边疆地区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景观、恶劣的气候和不方便的交通运输,给大流行防控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与其他地区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城乡不平衡仍然存在。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我们积累了预防为主的政策等宝贵经验,也走过了过度市场化的弯路。因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明确政府、社会和公民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各自的定位、作用和责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国际合作,都是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从援助到互助再到共融发展的良好态势,这归功于国家、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合力。国家组织的巡回医疗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是促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及调节城乡、区域不平衡的重要助力;民族地区的传统医药在临床和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则在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转化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并惠及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全人类。这种合力不仅最终促成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当下成就,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人类学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从最早的对亲属关系的研究到在工业社会的霍桑实验和曼彻斯特车间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结构视角一直为人类学所坚持,并成为人类学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以人类学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为起点,将"作为文化的组织"的思想加以延伸,就得到"作为文化的社会网络",可以为时下偏重结构而将文化作为结构的对立面而忽视的社会网络分析增加文化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医学和文化两个角度勾勒整容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试图回答如下问题:整容在中国如何成为可能?整容在中国之所以能流行,首先在于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容越来越触手可及,并逐渐向大众开放;与此同时,身体的开放和求美的合法则为整容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使之变得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