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渤海经济     
渤海王国在其存在的二百多年间,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曾以“海东盛国”的形象出现于我国唐代的史册。尽管同当时的中原地区相比较,生产水平相当落后,而且各地区之间还表现为严重的不平衡,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并逐渐缩短着同中原先进地区间的差距。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既是渤海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辛勤劳动创造的结果,也是在当时中原盛唐文明直接影响下、渤海与内地“车书一家”关系的产物。本文拟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依据近年出土的大量文物资料,对有关渤海经济诸问题,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渤海王国有多少人口?由于文献记载语焉未详,迄今尚无定论。本文拟在钩校中外古籍的基础上,对这一关系到“海东盛国”兴亡盛衰的问题,试作初步的探索和考证。 一、关于渤海初期的人口 渤海王国初名震国(或作“振国”)。《旧唐书·渤海靺鞨传》称大祥荣自立为振国王之际,“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胜兵数万人。”此外如《新唐书》、《五代会要》、《册府元龟》、《文献通考》及朝鲜史书《东国史略》、《东国通鉴》等等,也均谓其时“户十余万,胜兵数万”。 然而,“户十余万”是个相当笼统的数字。究竟是十二、三万,还是十七、八万,实难确指。如…  相似文献   
3.
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理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上京京畿南北交通道与德理镇孙秀仁,朱国忱本文主要论述如下三个问题:(1)渤海上京京畿南道的具体经路与走向;(2)渤海上京黑水道的经路与走向;①(3)渤海上京黑水道的重要关隘德理镇的具体位置。本篇所指的交通道当然是指渤海境内主要交通干线,亦即驿道...  相似文献   
4.
关于富裕境内柯尔克孜族的迁徙原因、年代和路线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 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同中亚地区(今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吉尔吉斯”)和我国新疆的柯尔克兹是同一个民族。他们的遥远的新疆迁到黑龙江地区。关于迁徙的原因和过程,他们有自己的传说。他们的传说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但是也有要予以适当的注意。因为这个传说是他们世代流传下来的,有一定根据,而不是随意编造的。传说主要讲述的是他们的首领达瓦齐(实有其人),如何骄傲,沉湎于玩乐,以至受骗被俘的经过。传说中有阿穆尔桑  相似文献   
5.
渤海王国(公元698~926年)封域辽阔,纵横数千里,辖境之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近世学者考知渤海各府州之统县约近一百三十多。上京龙泉府是其五京十五府之一,地处渤海中偏北部,属于“白山黑水”地区。研究和考证府领各州之统县及其治地,对了解本地区郡县行政建置史是有一定意义的。本文主要研究和考证上京龙泉府所领龙州之三县治地,余不涉及。 永宁县与富利县 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上京龙泉府领三州,即龙州、湖州和渤州。三州约占渤海全部川郡的二十分之一强。在十五府之中,上京龙泉府并不是领州最多、辖地最广的一府,但因它与王都同…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世纪历史上,在东北大地兴起一个“海东盛国”——渤海。它是接受唐王朝册封的一个地方政权,存在于公元698年到926年,共229年之久,在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画卷中占据了重要的一章。对于渤海国是以什么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国家,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直到今日,仍是国内外有争论的学术问题。本文拟运用我国浩瀚的古代文献资料,结合近年来考古学发现的材料,对渤海国建国前的历史和建立渤海国的主体民族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我们尤其注重运用考古学上的新成果,运用器物学、比较研究学,探索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女真人名的特征、格式进行研究,重点利用女真人用动词做人名这一特点并运用女真文动词的15种情态,破译金代历史人物长期未被破译的女真人名,同时对过去虽然已经破译,但存在严重错误的女真人名进行分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是以 族为主体建立的区域性封建政权,以其发达的经济、文化崛起于东北亚大陆,成为唐代我国边疆地区文明程度较高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向有“海东盛国”之称,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页。这是渤海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所创造的成果,也同当时渤海上层建筑,特别是其政权部门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因此搞清其政治制度的来龙去脉,对揭示海东文明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关于渤海的政治制度,除《唐书·渤海传》详载其职官制度外,有关中外史料并未系统述及。但是,综合各方面资料加以分析考证,仍不难看出其大致情况。 一、渤海…  相似文献   
9.
靺鞨族世代居住于白山黑水之间,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古老民族之一。从文献记载看,“靺鞨”一词始于隋代。到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其粟末部逐渐强大,于公元698年建立“震国”。这就是后来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王国的前身。其后靺鞨人的后裔——女真及满人,又先后建立了金国和清朝,在我国的历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因之,搞清靺鞨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就“靺鞨”一词的称呼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迄今为止,国内无论是教学、研究领域,还是词书字典的注音,都把“靺鞨”一词读作“末合”,注音为 m(?)h(?)。著名的《康熙字典》称:靺鞨“蕃人名”。唐书北狄传:“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亦曰挹娄,元魏时曰勿吉”。其对“鞨”字的注音则为“何葛切,音曷(即合)”。近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重印本)、《辞海》(上海辞书出版  相似文献   
10.
渤海王国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而建立的地方政权。公元七一三年(开元元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从此该政权“去靺鞨号,专称渤海”①。大祚荣死,子武艺继位,“大开宇境”,到宣王仁秀时进一步扩大地盘,成为雄踞东北地区的强大政权。渤海诸王一再“遣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②。因而在唐文明影响下,渤海政权成为当时祖国边疆地区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王国,史称“海东文化”。本文仅就渤海的文学艺术(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和舞蹈)等,作一粗浅的论述。 一渤海的文字 要探讨渤海的文学艺术,首先必然要涉及到作为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