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吹响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号角。全国各族人民正为实现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目标而迈出新的步伐。在这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开辟这一专栏,准备请各民族自治地方、各有关部门和各个战线上的同志们就怎样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的问题陆续撰写专文,以便交流思想、经验,群策群力,共同前进,为更好地完成党在民族工作中的任务和党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欢迎同志们踊跃写稿,积极参加这一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学智 《东方论坛》2009,(4):92-96,102
近代西方学者中,孟德斯鸠和黑格尔都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但同时他们的有关认识和思想也存在着重要的不同之处。孟德斯鸠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们的性格和心态,人们的性格和心态又决定产生何种政治、法律制度的理论,虽未能科学阐明人类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但已开始走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迷宫。而黑格尔在描述各种地理环境中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民族性格的时候,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及民族性格的某种联系。黑格尔地理环境问题的思想比孟德斯鸠有了重要进步,更符合人类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3.
李学智 《殷都学刊》2010,31(1):151-153
以袁世凯为领袖的北洋集团势力,清末民初纵横捭阖于中国政治舞台达30余年,但长期以来北洋势力被称之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祸国殃民,为人们所恶感.北洋势力为什么崛起、纵横于清末民初社会,北洋势力是否从产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起阻碍作用呢?实际上人们是很不清楚的,也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研究,人们对北洋势力的认识长期停留在革命史观的主观臆断之下.欣喜张华腾教授新作<北洋集团崛起研究>出版(中华书局2009年版,以下简称<北洋>),较好的解答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创办初期,在其“开风气,牖民智”思想的指导下,刊载了大量揭露社会陋习,批评国人劣根性的言论,中肯深刻,发人深省,催人自新,对于国人认识自身的弊病,改造国民性,对于社会习俗的改良和进步,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民国建立后,北京政府将武昌起义之10月10日定为国庆日,官方与民间对此均十分重视,届时举行各种活动以为庆祝。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经历了由民初的官民一体共同庆祝,到后来国庆活动中官民分立与对立的变化过程。各级各类学校则将国庆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宣传启发民众的重要时机。进入20年代以后,国庆活动往往成为各界民众表达政治意愿,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合;另一方面,国庆活动中亦增添了体育及娱乐、游艺等内容。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国庆活动反映出当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人对于现代化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由“四个现代化”转变为现代化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一个包罗宏富的转变过程”。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革命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现代化范式”可以将革命史的内容包含其中,与“革命史范式”相比,“现代化范式”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实际情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中期可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8.
引述及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须忠实于其在原著中的含义,且不应脱离原著的论说背景及语言环境。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一书,在引述《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等著作的有关论述时,某些地方不同程度地脱离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论述之具体的、特定的背景和环境,作出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原著含义不相符合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变的进程中,张謇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风气的开通等做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创造出令后人仰慕的业绩,与其诚直、平实、坚韧的思想品格有重要关系.研究和认识张謇的这些思想品格,对于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张謇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0.
西方学界的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理论或可作为考察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视角。19世纪中期以来,西风东渐之下,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资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阶层初步形成,成为近代民间社会的主体力量。"civil society"一词译为"民间社会",或较为妥当:既表明近代中国民间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民间社会的联系,亦可显示开始形成的近代民间社会那种既已开始脱离官方控制,但又未能完全独立自主的过渡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