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国的军队是春秋时期的一支劲旅。晋国统治者凭仗着它西制赢秦,东服齐鲁,北并戎狄,南败荆楚,灭国三十,挟天子而令诸侯,先后霸主中原百余年之久,为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本文仅就晋国军制的几个主要方面做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少儿报刊:困境与出路杨英杰一生活于90年代的少年儿童真是幸福极了,我是把他们与50、60年代的少年儿童相比,当然,50、60年代以前的少年儿童更是望尘莫及。且不说营养的丰富多彩,全面合理(只要您讲究科学方法),且不说穿的、戴的、玩的种类之多,花样之新...  相似文献   
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天起,我国即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实施计划经济.在这篇短文里,我想谈谈计划工作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大跃进以来计划工作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体验小说”以其“非虚构性”、“亲历性”特征突破了传统的小说观。思辨性、哲理性的锋芒在主体的压抑自控下更深地潜没于耳闻目睹的花草虫鱼人生百态之中,生活与艺术的界限亦更难以梳理。“新体验小说”向我们提出了小说在当代应当如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样本条件下具有相互制约关系的多变量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多变量MGM(1,m)自忆性耦合系统模型,用来统一描述系统各变量间关系并且提高其建模精度。该模型通过有机耦合动力系统自忆性原理与传统MGM(1,m)模型,综合了两者各自的优势。系统的自忆性方程包含多个时次初始场而不仅是单个时次初始场,从而克服了传统灰色预测模型对初值比较敏感的弱点。对基坑变形预测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能够充分利用系统的多个历史时次资料,可以紧密捕捉系统演化趋势,模拟预测精度显著高于传统多变量MGM(1,m)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新模型丰富和完善了灰色预测理论,值得推广应用于其他类似的多变量系统。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王纲解纽,诸侯并争,天下大乱。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140余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广阔地域中,争战厮杀,兴衰变幻,存亡无常,先后出现了齐、晋、楚、吴、越五国争霸的局面。吴国原是偏居东南一隅的小国,为什么能够突然崛起,西破荆楚、南服越人、北威齐鲁、力挫强晋,成为一时的霸主?而又为什么它的霸业是那样的短暂,如同昙花一现,竟至骤然灭国?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史家重视并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作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史不分家,也有区别:从本质上看,文学是人学,是挖掘人的灵魂和塑造人的形象的;而史学是事学,是记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从表现形式上看,文学重在美,史学贵在真,两者共同追求的都是善;从功能上看,文学对人的影响是铸造灵魂,融化在血液中,而史学则是以史为鉴,落实在行动上。我在写历史小说的过程当中,当然就得看一些古典历史小说方面的评论。感觉一是某些文章雷同,新意少,有"软剽窃"之嫌;二是不看原著,"炒章句",某些文章简直就是拼盘。这是我从史学角度来看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古代史研究中也屡见不鲜。皆急功近利,学风浮躁所至。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调查研究方法占有特殊的地位。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法;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基本依据;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9.
医学的发展总是受哲学发展的制约和影响 ;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更受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现代方法论的影响 ,方法论科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 ,且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医学院校学生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论“信”德     
“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重要的道德范畴,有其自身的形成、演变过程,在维持人际平衡与维护统治者统治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人应努力修养、实践“信”德,只有批判地继承“信”德,才能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一个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