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以《论书札记》为中心,阐释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关于书体与法度、用笔与结字、碑帖与墨迹等辩证关系的精辟论述,及其对发展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贡献,并提出"合度端庄,通达流畅"是"启体"最为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注重敦煌学的学术背景与学术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重新面世已经108年.近百年来,随着藏经洞古代文献、文物的流散而兴起的"世界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已成为得到国际学术界普遍承认的"显学".但是,敦煌学是否是一门真正经得起严格科学界定的独立学科,国内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对此,我曾经在<对敦煌学百年回顾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一文中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弄清该学科的构建与其学术背景、学术渊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贯云石,又名小云石海涯,号酸斋,元代著名散曲家、诗人、书法家,维吾尔族,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贯云石幼时“神采秀异”,“善骑射、工马槊”,有维吾尔族气质;又“折节读书,目五行下”,受汉族文化熏陶。他年轻时,承袭父爵任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守永州。他治理军队很严格,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才能,但又不愿被军务束缚,过了几年,就将军职让给了弟弟忽都海牙。  相似文献   
4.
“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所以,“国学”当然就离不开民族文化的交流融汇。我们的“国学”传承是需要在交融与变革中不断发展的,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凝滞僵死的“绝学”。现在,学界需要进一步拓展“国学视野”  相似文献   
5.
岑参边塞诗和唐代的中西交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边塞诗,不但反映了他个人的经历、见闻、情感、思想,而且也比较集中地再现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西北边疆生活中一些十分普遍、重要的东西,因此,也就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唐代中西交往的宝贵资料。唐代的中西交往,以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往最为引人注目,尤其是丝绸之路上历史事件、历史地名和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来更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人们较少注意到岑参边塞诗在这方面的研究价值,致使不少颇为重要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解决。本文即想通过一些具体例子的分析来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启功先生关于诗、书、画关系的理论是其书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应该是具备中华民族共同、共通的文化艺术基因。文章以启功先生的题画诗作品为例,简明扼要地探讨了他的一些佳作在融会贯通、创构意境与学养体现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桂林”、“武城”考——岑参边塞诗地名考辨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诗首句云:“轮台客舍春草满”,又云“奉使三年独未归”。诗人于天宝十三载(754)舂初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迄十五载恰历三春,可见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春。诗中又云:“桂林蒲桃新吐蔓,武城刾蜜未可餐。”唐庭州轮台在今乌鲁木齐附近,所述“桂林”、“武城”二  相似文献   
8.
骆宾王简论     
骆宾王的一生是坎坷的.他的悲剧,可用他自己的两句诗来概括:“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沈”.他悲叹自己生不逢时,进退无门,“出没风尘,湮沦名利”,在政治上无法施展抱负,真是“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其实并非如此.平心静气而论,骆宾王所处的时代,对象他这样的文学才士,还算开明的.一方面,“贞观之治”带来的经济繁荣、政治巩固、军事强盛,到高宗时期都还持续着;另一方面,武后采取的以文章选士,大量提拔庶族地主中的知识分子的措施,对出身低微而又有才学的人来说,也是有好处的.《通典·选举典三》引沈既济的话说:初国家自显庆以来,高宗圣躬多不康,而武太后任事,参决大政,与天子并.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选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然而,骆宾王虽然“少善属文”,却“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有文名而无德行,偏又强烈地渴望功名.他身为文杰,反而说“文章是立身之歧路耳,又何足道哉?”与武后的政策正相乖戾.他叹息着“进不能矫翰龙云,退不能神栖豹隐”,“君门隔于九重,中堂远于千里”,于是费尽心机,连篇累牍地致书达官权贵,把自己比作千里马、妙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