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at巫祝即扎达巫祝,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之中流传比较典型的民俗习俗之一。其中维吾尔族的Yat巫祝的历史悠久,影响很深,保存了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3.
1维吾尔古典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最初是受岩画、碑文影响并通过民间文学流传的。在维吾尔族先民生活过的山涧峡谷中有大量的岩画,有些岩画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这些岩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原始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包括信仰习俗,生产活动(猎牧)、舞蹈娱乐活动等内容。岩画中的  相似文献   
4.
《诺祖姑姆》是一部流传十分广泛的达斯坦,是描写一个女豪杰的英雄事迹的民间文学作品。本文主要是对民间口承达斯坦《诺祖姑姆》其中的比喻、形容、拟人、象征、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达斯坦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的举例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从突厥汗国到20世纪中期,维吾尔族对本民族古代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格则勒诗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直传承至今诗歌种类之一.“格则勒”(G(a)z(a)l)一词源出阿拉伯文,原意为“调情逗爱”,也可译为“情诗”.这种诗体是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新疆地区,而被移植于维吾尔族诗坛的.“格则勒”是一种韵律严谨的格律诗体,每两行为一联,每首三至十三联不等.多数五至九联.首联两行同韵,以后隔行押韵,一韵到底.音律采用“阿鲁孜律”长短音节组合、变换,以求音调的铿锵和谐.每首的尾联,要求出现作者的名字或笔名.维吾尔族传统文化之中以格则勒诗为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是比较突出.18世纪维吾尔族文学史中有古穆纳木、诺比提、麦西胡里等杰出诗人.他们创作的《喀什噶尔》《和阗》《叶尔羌》等三首格则勒表达了崇高的爱乡——爱国主义精神,对新疆多民族文学和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罗布淖尔人之中保存了多种古代民间习俗和民间信仰。罗布淖尔人至今尚存的有关雅答巫术的歌谣是非常珍贵的民俗学资料。它表明该地区存在雅答巫术的习俗,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雅答巫术最早应起源于西域古老的居民之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在谙熟清代新疆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揭示出那个时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在两个时期段里的特色表现。全文对了解清代维吾尔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9.
10.
维吾尔古代书面文学分叙事诗和抒情诗等两类.其中叙事诗的地位较高.叙事诗一般称为“达斯坦”.维吾尔古代书面文学作品中有70多篇达斯坦,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达斯坦分十种类型.本文初步探讨维吾尔达斯坦的主要内容和分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