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澄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新近的债权论者提出了系统的论述,试图说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债权.然而,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因为其受发包人的限制,或者不具有可自主转让性,或者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而失其物权性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而非请求权.  相似文献   
2.
以市场利益为内在驱动,经商业策略运作形成规模效应的版权维权诉讼,由于维权的商业牟利特性,诉讼权利基础一直处于位份不当的尴尬处境。基于权利人自觉标准,商业维权划分为“委托代理型”和“权利获取型”两种模式,尤其是“权利获取型”维权之基础,受到《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主体职能规定以及法经济学视角下社会无谓损失、经济效率等原则排斥。因此,为革除时弊,有必要从主体资格审查、“三振出局”模式引入、量化损失、设置禁诉期等方面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法学案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法学案例教学法,是指运用精心选择的案例,通过教授者积极引导和学习者自主学习,使学习者系统理解法学理论知识、掌握法律技能和领会法律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法学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与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案例教学的组织是重点。有效的案例分析方式有课堂分析、模拟法庭分析、诊所式法律教育分析、真实审判观摩分析四种。然而,案例教学法目前在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中要得到很好的运用还面临诸多限制,教育界需要寻求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东吴大学1906年6月创办《东吴月报》至今,我国高校学报已有80多年历史。在8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文科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经历了坎坷的发展历程,在形态和内容上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现已成为学术刊物百花园中一株璀灿夺目的奇葩,对教学科研的开展,对两个文明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其成熟的基本标志陈述一孔之见,它应该是: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为现实服务;发挥优势,形成自身特色;拥有一支成熟的编辑队伍。  相似文献   
5.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责任应该名为"建筑物上不明抛坠物损害责任"。该责任的适用条件包括:致害物应是建筑物上的抛坠物、加害人无法确定、责任人是"可能加害的建筑物的使用人"。从本质上讲,本责任是一种道义补偿责任,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侵权赔偿责任,因此,在适用本责任时应当注意其部分补偿性、补充性和按份性,以充分平衡本责任中受害人与补偿人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建设工程承包人享有的就建设工程变价优先受偿的权利,称为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以下简称工程款优先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了中国大陆180多年来客家研究的概况,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并就建立客家学学科本系问题提出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产生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新矛盾,要求立法作出变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界限扩张的表现,其内容包括数字化权能、上载权能、传输权能和下载权能。信息网络传播权同其他著作权一样应当受到适当限制以平衡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合理确定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权利界限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洪友  廖斌 《学术界》2008,(2):216-220
自愿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继承选择制度.继承选择制度的内容包括选择权行使的期限、方式和效力等.我国现行继承选择制度无论是在体系方面还是内容方面均存在许多不足.我国未来民法典关于继承选择制度的设计,既要维护继承人的利益又要维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既要体现公平又要追求效率;既要综合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例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民族院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及素质结构的CCR模型,运用AHP方法构建了民族院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利用数学方法将定性分析的考核因素定量化,对民族院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得出对民族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评价体系,为选拔、考核、培养高素质的辅导员提供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