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0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湘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又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这里走出了元帅、将军和文学家、艺术家,还涌现了许多苦干实干乐于奉献的普通人。他(她)们有如山花烂漫、群星堆灿。本文采访记录的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湘西籍苗族干部吴朝楚在祖国怀抱里,在民族大家庭里成长的故事。军营翼锋芒五十年前,湖南和平解放不久,即49年8月19日,迎着黎明的曙光,在湘西吉首市寨阳乡勤丰苗寨里,苗娃吴朝楚出生了。由于湘西也即将解放天快亮了,阿爸给朝楚取了乳名“吴天亮”。从伊呀学语开始到童年及青年时代,吴朝楚是伴着祖国前进步伐,听…  相似文献   
2.
我这个远离家乡几十年的游子,仍魂牵梦绕童年时代湘西森林葱笼、百鸟争鸣的壮观景象和长辈们爱鸟识鸟音的许多动人传说。杜鹃,湘西人称为阳雀,它羽毛黑灰色,尾羽有白色的斑纹,在春夏昼夜啼叫,长辈们识音为:“归规红,归规红!”相传是古蜀国国君主动让位,归隐为民办好事,死后化为杜鹃,在春夏啼鸣,提醒农家春耕夏种,直到山上甜刺莓(在湘西称为乌泡)熟透后被阳雀啄吃,满嘴被红汁水染成血色时,才认为啼叫时间太长嘴里出了血,便“归规红,归规红”啼血而归,飞向远方。至今还记得爷爷当年对杜鹃唱的土家山歌:“阳雀高叫归规红,春耕夏种不误工,嘴叫出…  相似文献   
3.
<正>我今年64岁,耳朵已不大好使,讲话口齿已稍感费力,名副其实进入老人行列了,而我的凤凰老乡——三湘第一寿星田龙玉,她2009年已满116岁,最近我几次打电话询问,亲人们还都夸她身强体健如壮年。身在株洲的我,一直关注媒体对这位老寿星的报道,还多次上门踏访和仔细观察,发现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长寿秘笈:一是家乡山清水秀好环境,二是粗茶淡饭少食荤,三是勤劳好动伴终生,四是悲欢离合放宽心。  相似文献   
4.
田儒钦 《民族论坛》2002,(11):38-40
<正>沈从文先生回来了!”1982年5月,80高龄的沈从 文先生和夫人张兆和回到故乡凤凰。消息传开,人们奔走相告。可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不想惊动大家,悄然住进了著名书画家黄永玉白羊岭的木板祖屋里。尽管他不事张扬,前来拜访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一时间,黄家门庭若市。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凤凰县,处处有绝妙佳景,步步是诗情画意。近年才被专家发现认定的该县黄合乡书家堂古寨堡迷宫,集古老、奇妙、幽深、人杰、地灵于一体。如久藏万山丛中价值连城的璀灿明珠,吸引着国内外的客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亨利博士与我国著名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教授,在2000年7月到古寨考察时,惊喜万分并高度评价。享利博士说:“我没有见过比书家堂更古老、更完美、更幽深的古寨堡了。”古老奇妙的寨堡书家堂古寨堡迷宫,坐落在树木葱笼,田园锦绣的黄合乡双凤山下,距凤凰城30来公里,是南方长城中段的一座古云盘村落。今年,…  相似文献   
6.
今年已95岁高龄的谷子元同志,是1927年入党的老党员,他参加过湘南暴动,参与组建湘粤地下党组织,担任过解放军湘南游击队司令员兼政委,后又任湘南工委书记迎接湖南和平解放,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解放后,他长期在湖南省委统战部和省民委任职,为党的统战和民族工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湖南是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群众大都居住在贫穷、闭塞的山区。作为省民委的主要领导,谷老在职期间一直关注、牵挂着这片土地,他下去调研、扶贫、办点,都选择在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名城湖南凤凰县,处处有绝妙佳景,步步是诗情画意.近年才被专家发现认定的该县黄合乡书家堂古寨堡迷宫,集古老、奇妙、幽深、人杰、地灵于一体.如久藏万山丛中价值连城的璀灿明珠,吸引着国内外的客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亨利博士与我国著名长城研究专家罗哲文教授,在2000年7月到古寨考察时,惊喜万分并高度评价.享利博士说:"我没有见过比书家堂更古老、更完美、更幽深的古寨堡了."  相似文献   
8.
20年前,刘宏从湘西的大山中来到株洲。20年中,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他以自己的执着与质朴,尽情地演绎着土家人的风采。(一)1984年,中专毕业的刘宏被分配到株洲市水泥管厂工作,从湘西来到都市,他感到一切都那么新鲜陌生,更感到自己的知识是那么贫乏。于是,进厂不久,他就报考了中南工大机械工程函授本科班,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遇到不好理解的难题,他不装懂,虚心向老师、同学们请教。1988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他遇到一道电子技术难题和几个工作上无法解决的专业难点,便顶着凛冽的风雪,连夜赶往长沙向老师求教。老师望着这个执着的学生,非常感…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株洲铁路机务段和烟山口居民生活区,谈起退休的湘西籍火车司机彭延庆,真是妇孺皆知,大家都夸他的根雕绝活出色,是一位化腐朽为神奇的土家人。 金秋十月,我慕名前往拜访,想一睹老彭的根雕艺术品。他知我登门,便提前走出楼栋相迎。挽袖卷裤,浑身沾满了木屑,看得出他是放下根雕工艺活来接我的。已年满6旬的老彭,看上去只50出头样子,周身透着湘西土家人豪爽和好客。老彭居住的是一栋陈旧楼房,他家住在二楼。我刚步入楼下院坪里,便见到楼梯口空坪隙地上,堆满了千姿百态的树根树蔸。在二楼过道的工作坊里,也摆满了根雕半成品…  相似文献   
10.
我今年64岁,耳朵已不大好使,讲话口齿已稍感费力,名副其实进人老人行列了,而我的凤凰老乡——三湘第一寿星田龙玉,她2009年已满116岁,最近我几次打电话询问,亲人们还都夸她身强体健如壮年。身在株洲的我,一直关注媒体对这位老寿星的报道,还多次上门踏访和仔细观察,发现她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长寿秘笈:一是家乡山清水秀好环境,二是粗茶淡饭少食荤,三是勤劳好动伴终生,四是悲欢离合放宽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