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夏族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夏国家的建立对夏族的形成则起了重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夏族形成的标志,也是夏族名称的来源。 民族是一种历史范畴。民族的形成过程是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的解体和地缘关系的建立,与基于氏族的部落和部落联盟过渡到基于地缘联系的农村公社上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与后一种部落和部落联盟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整体相一致的。所以,恩格斯说,当从暂时的需要而结成的临时的部落联盟,发展为“永久的联盟,这样就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  相似文献   
2.
<正>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和若干尚未确定的族体。在他们中间,有人数众多起主体作用的汉族,有人数数百万、数十万、数万或数千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解放以前,我国大多数民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某些少数民族或地区却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或封建主所有制。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是怎样发展和形成的呢?这是各族人民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家长期注意研究的课题。我国古代史学家很注意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搜集和记录了大量的和宝贵的材料。近现代的史学家,对我国民族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解放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对于民族史的研究也很注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个说来却是  相似文献   
3.
我国佤族在解放前约有17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南边疆的西盟、沧源、孟连、澜沧、耿马、双江和镇康等县。其中西盟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县之一,约有佤族4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86%。佤族分布区,地处萨尔温江与澜沧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地带,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为阿佤山区。佤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与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祖国,开发  相似文献   
4.
夏族的形成及更名汉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族之称始于汉朝。这一族体在先秦时称夏或华夏。关于夏族或华夏族的形成,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他是周朝时由夏人、商人、周人才融合而成的。这种说法,虽很普遍,似成定论,却有不少问题和弊病。这既不符合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也不符合我国历史的发展史实。根据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对我国先秦民族史的研究,我认为夏族或华夏族形成于我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独龙族、怒族、佤族和傈僳族历史上存在过的共耕关系进行探讨。文章认为,这种共耕关系是从原始公社的共耕制度演变而来的,它随着个体经济的产生而产生,也是基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个体生产尚感软弱而需要某种协作而组成的。所以,这种共耕关系虽然还保持着某些原始的特点,但质言之却是属于个体经济的范畴了,也可以说是从原始公社共耕向个体耕作过渡的一种形态。独龙族的共耕关系比怒族、佤族、傈僳族的共耕关系较为原始,是直接从家族公社共耕制度演变来的,而另三个民族的共耕关系,则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个体生产的发展,随着私有制和个体经济的发展,这种共耕关系必然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6.
(一) 秦汉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地区。我国领域内各种新石器文化的分布和它们的民族属性,就反映着这种多民族的状态。然而,我国形成为多民族的国家,在一个国家政权统治下存在着多民族,则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夏、商、周三个朝代,虽然出现了科学意义的国家,出现了行使某种政治统治权的天子,出现了天子统治下的所谓五服“诸侯”,但是各诸侯国则是单一民族或一个民族分为许多诸侯国,天子的统治权力是极其有限的。天子除对自己直接统辖区,即所谓“王畿”行使完全的统治权外,与同一民族的诸候国只是臣服、贡纳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佤族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解放前的社会形态是比较落后的,各地区发展水平也不一致。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佤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阿佤山边缘地区的沧源、耿马、孟连、双江、澜沧等县的佤族,因受傣族影响较深或某种程度地受傣族土司(领主)的统治,已初步形成了封建领主制。在更外一层的镇康、永德等地的佤族,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已与汉族构成了社会整体,发展为封建地主经济了。佤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族形成问题,意见很不一致,至今还在研究和讨论的过程中。由于对民族形成问题的看法不一样,致使在处理文明时代的人们共同体、特别是在处理新石器时代人们共同体的时候,往往陷于概念的矛盾和某种混乱状态。因此,加强对民族形成问题的研究,求得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