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本文对青少年时代的司马迁与关中、特别是与其故乡夏阳的密切关系作了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作者依据文献资料,排比归纳,参伍钩稽,得出结论:认为司马迁的家世、成长、风貌人格、和著述事业,都深深地植根于关中的土地。30岁以前他在夏阳的耕牧、读书、游历活动是其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而耕牧这件事往往被被论家忽略,文中对此详加了考核和阐发,因为这正是《史记》一书的思想倾向所表现的强烈的人民性的根源所在。在论述中对前人的说法择善而从,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力求避免蹈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施闰章的《华山歌送山史先生》进行了诠释和分析,指出了它紧扣华山特点,以山写人,使之两相辉映的艺术特色。同时,通过诠释,介绍了清初大学者,理学家王宏撰的部分生平事迹,对于了解地方文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干 《民族论坛》2002,(3):9-10
随着世界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已有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人民认识到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3月10日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总书记强调,为了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本期以生态与发展为主题,编发了一组文章,以期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层面加深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袁宏道的《胡孙愁》等四首咏华山景物诗,不仅能紧紧抓住景物特点给予准确生动的描述,而且能即景生情,鲜明地表现中作者的个性,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