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200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侗家的烧鱼     
侗家的烧鱼,历来是侗族人民深为喜爱的一种佳肴。它虽不经厨师精细地烹调,却以鲜、嫩、香、美为特色,而且吃法也新颖别致,饶有风味。在贵州省都柳江两岸的林区侗乡,人们都有养鱼的习惯。每逢插秧以后,便把一桶桶一、两  相似文献   
2.
四年前的一次会上,我认识了被人们广为称道的 著名壮族农民企业家黎东明。黎东明是广西壮族自治 区独树一帜的乡镇企业领头人──南丹县龙泉矿冶总 厂总经理。在90年代初,他应中共从江县委、县人民 政府之邀,率领一批科技人员前来从江县勘查矿藏资 源,先行投资上千万人民币帮助开发矿产业。黎东明 的经历带有传奇色彩。他从一位农村民办教师,只用 了几年的时间便一跃而成为拥有巨资家底的大型乡镇 企业的带头人。黎东明同时还是一位奇人,腰缠万贯, 一年四季却是一身粗布中山装,脚穿一双解放胶鞋和 一对粗线布袜。他从不吸烟,不喝…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凯里县岔河大队的苗族农民,历来有种植生姜的习惯。他们种出的生姜,以肉质细嫩、味美气香而驰名于方园几百里的苗族山乡,素有“姜寨”之称。“姜寨”的人们不但习惯种姜,还善于养蚕、喂猪、栽葱蒜、植梭草(龙须草),也颇为远近的乡亲们所赞许。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姜寨”的民族传统家庭副业得到扶持,日益兴旺发达。但是,在“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