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文化比较角度研究鲁迅小说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方法,考察来自源文化和目的文化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共同的文化差异问题,探索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翻译原则与方法.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以使源文化成功融入于目的文化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人类学田野及跨文化比较方法,探讨三岩地区实行树葬的实际情况.文章指出,三岩的树葬决不是远古时期的葬法,而是在社会发展后期由外部传入的.在当地的生育与灵魂概念,结合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条件、人口统计和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三岩的树葬形成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考察藏区三种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运作情况,指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承当起传统社会的仪式性功能,在表达当地社会深层结构中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与身份认同等内容的同时,还是构成社会得以正常运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青藏高原和南亚一妻多夫制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妻多夫制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是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才有的婚姻形式,其基础条件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底层出现种姓制度,并出现不分家的私有制观念。文章指出,青藏高原毗邻南亚,历史上这两个区域的一妻多夫制先行后续,空间上连片出现,文化特质亦相同,具有同根关系,因而青藏高原的一妻多夫制很可能来自印度。  相似文献   
5.
作为藏区三大转经圈之一,卡瓦格博的形成既有藏传佛教的西风东渐,又有当地各民族、族群融合的历史进程。卡瓦格博的发展,有赖于其宗教性特征,具体表现在神圣与世俗两大世界。神圣代表一整套的信仰体系、象征符号与价值观念,世俗代表与神圣体系相关的种种生活禁忌;两者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共同营造出自然、人与神三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