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快富与慢富 ,关键在思路”。这句话是毕节地委书记朱生亮同志根据毕节地区开发战略的实际提出的 ,很有道理 ,切中了要害。目前 ,毕节的快速发展问题 ,关键在人的因素 ,而最关键的又是取决于毕节人能否真正认识自己的优势 ,以超前的观念和先机意识 ,用创新的机制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抓住机遇 ,利用好机遇 ,主动出击 ,跑步前进 ,带着自己的资源优势尽快挤进西部大开发的“头班车” ,赢得大发展。毕节辖有一个自治县、77个民族乡 ,居住着彝、苗、回、布依、仡佬、白等37个少数民族(含未定民族)近200万人口 ,占全区总人口的30 %左右…  相似文献   
2.
一、彝族的族称和历史阶段 彝族的族称解放后统一用“彝”字,最早用“彝”字作彝族族称的是清道光《沾益州志》。彝族在各地的自称或他称多达数十个(参见《彝族简史》)。多数自称或部分他称的第一个字的声母大部分为n(n)或1,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sh或ch、t等。n(n)、l是族称,sh、ch、t为亚族称。亚族称是由人名演变为家支(族)名,再演化为支系名。汉文文献中记载的“夷”有时泛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有时专指彝族。汉文文献中的“夷”实为彝族自称ne或ni“尼”的同音异写。“夷”、“尼”、“宜”在古汉语里同读一音,“夷”与“尼”、“宜”读音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