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导演挖掘"形象种子"的过程实际上是对戏的思想内容、戏剧冲突、演出形象加深理解和感受,进行升华的过程,是思想与形象统一的过程。导演挖掘演出的"形象种子",是未来演出的形象化的思想立意,是概括思想立意的象征性形象。通过它可暗示出布景视觉形象的寓意,启发演员表演的自我感觉。所以说,排演一部戏之前,形象种子的挖掘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就导演挖掘形象种子的重要性、导演挖掘形象种子的方法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出挖掘形象种子的方法或者一些规律,让导演在以后的排演中寻找挖掘种子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甘肃社会科学学术机构稳步增加、学术队伍更加成熟,学科体系更加完善,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学术刊物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研究成果数量成倍增长,尤其是研究成果的学术质量和学术价值大大提高,产生了一些在全国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一些优势学科、特色学科逐步形成并得到了加强,是甘肃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期.《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一九九一至二OOO年卷)全面反映这一时期甘肃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本文为该志(卷)概述节选.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环境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日趋成熟 ,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它在对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造成冲击的同时 ,也开拓了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 ,如在文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信息学等领域都产生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 ,重视和研究这些课题将是时代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0年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时间断限上溯东汉,下至当代(1990年),按照“明古详今”的原则,全面反映甘肃社会科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东汉以后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介绍重要学者的形式反映其大致风貌及其思想传承,取其“明古”之义;对于当代(1949年~1990年)甘肃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则以学科形式反映,取其“详今”之义,是本卷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5.
探索宇宙的奥秘,是人类占老而永恒的课题。人类的天文观测手段经历了裸眼时期、光学时期、射电时期和全波时期等几个发展期;相应人类宇宙概念的科学演进也经过了裸眼所见的天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里系以及已观测到的150亿光年的天区等几个阶段。远古时代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借助裸眼观测比较简单,以为大地是块平面,天穹是个半园球冠,扣在地上,天地毗连连在一起。古希伯莱人、甚至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前547)都持这种“天地毗连”的观点。中国的“盖天论”更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志·社会科学志》古代至一九九0年卷,是甘肃省志第六十一卷,时间断限上溯东汉,下至当代(1990年),按照"明古详今"的原则,全面反映甘肃社会科学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东汉以后历代各重要时期甘肃人文社会科学,采用介绍重要学者的形式反映其大致风貌及其思想传承,取其"明古"之义;对于当代(1949年~1990年)甘肃社会科学发展的状况,则以学科形式反映,取其"详今"之义,是本卷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7.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增长迅速、计划生育工作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论文分析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的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加大保护自然环境力度,合理开发资源;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发展经济,创造解决人口问题的物质基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态学发展过程的基本事实出发,从哲学认识论深度探讨了生态学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的思维形态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同时,还就当代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对现代生态学科学深化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建设现代宗教文明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范鹏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的倡议,在历时八年的倡导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一种系统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为进一步倡导"建设现代宗教文明"并展开广泛深入的论证,我们专门就此问题对范鹏教授进行访谈,社科院科研处马廷旭副处长为访谈人。本次访谈追寻到了这一倡议的源头,深入挖掘了这一理论观点的深刻内涵,明确了这一对策建议的重要意义,旨在进一步向全社会特别是宗教学术理论界、宗教政策制定者和广大宗教界人士介绍这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张,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