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徐承 《社会科学论坛》2012,(12):247-249
艺术美学的研究向来在艺术学研究中占据主流,这是因为艺术的现代内涵正是18世纪以来所形成的"审美艺术"观念,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待艺术并予以分析、研究,符合一般人的现代艺术观。当然从纯粹学术的角度看,把各种现代人所谓的"艺术品"还原到历史背景中,考察其文化  相似文献   
2.
徐承 《浙江学刊》2008,(3):100-106
宇文所安在唐诗研究中不时援引结构主义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技术分析手段的借鉴.然而细绎其诗歌史研究,却发现他不仅在象征问题上超越了结构主义的非透明态度,更在情景问题上脱离了中国诗歌尤其是律诗的历史语境.这告诉我们,西方文学批评的技术方法固然需要借鉴,但在充分消化之后,还要在回归中国语境上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宇文所安在说明律诗的生成机制时借用了西方结构主义诗学的相关方法论,同时又超越了结构主义方法的非透明态度,用象征理论来读解中国最好的律诗.然而考察中国古人的诗歌经验可以发现,律诗因其内在音乐而导向一种纯粹审美的美学,与西方象征主义的理念相去甚远.这一事实提醒我们,诗学史的写作必须以还原中国诗歌的原初经验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徐承 《人才瞭望》2013,(5):106-106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但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教育孩子也别具一格,卓有成效。纵观曾国藩的著述和书信,可以看出他的育儿秘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读书明理,学会做人。曾国藩认为,读书不是为做官,而在于明事理。当官是一个时期的事,而做人则是一辈子的事。职位的高低取决干别人,而学问的多寡则完全取决干自己。一个人要想将来有所作为,就得有深广的学识,就得有过硬的本领,因此曾国藩从小就注意到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喜欢读书,乐于读书。他要求孩子们,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并从书中学会  相似文献   
5.
叶维廉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流定位于道家美学,提点出“任物自然”的诗学法则。然而叶氏在对待美学史时所表现出的静止的史观和有欠踏实的考究态度,却有悖于他“任物自然”的思想主张,也与他一再强调的“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意旨相违逆。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分配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标杆。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首次明确了第三次分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伦理补位则是对第三次分配本质和地位的理论抽象和科学概括。第三次分配的伦理补位机制具有逻辑必然性,既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补白,也是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价值需要。第三次分配的核心旨归是财富与道德的和谐共生,即推动个人财富的增长和个人善行善举的增加,形塑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文明新风尚。作为伦理补位的第三次分配,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体系,展现了其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的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精馏过程气液两相流动分布特征对分离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金属丝网波纹填料表面液膜流体动力学特性,建立基于VOF法的液膜在金属丝网表面上的气—液两相逆流CFD模型,并根据液膜流动特点考虑了表面张力动量源项和气液界面作用力动量源项。模拟结果与文献流动形式相符,表明文中提出的CFD液膜流动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文中主要考察丝径大小对液膜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适当改变丝径的大小有助于改善液膜的稳定,对于提高丝网填料气液之间的传质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徐复观、叶维廉、高友工、方东美等中国学者在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将西学作了有意无意的误读式援引、转换或整合,并指向发明中国问题,这种不免有所取舍的操作,或许可理解为这些学人为了创设发明中国问题之语境而采取的一种比较和解释的策略.有意思的是,庞德和海德格尔等西方学者也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位来取用东方资源的,在资源的选择和取用目的上都受到他们自己理论目标的牵引而未必做到忠实.东西方学者在比较视野中对对方资源的取用和援引策略,形成了某种互文的效果,可以让中国人更深刻地体认到中国传统的某些特出的好处.以体为尊,在比较中互相发明,是比较语境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