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尼采与道家的比较话语,国内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长时期从现代精神上比较尼采与老庄思想,突出了双方打破传统、寻求个性解放的要旨。但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从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则更多地从后现代视域上探讨尼采与东方思想的接近,目的是为西方现代困局寻找救赎希望。在这个视域中,尼采实际上被看成是一个“反现代”的思想代表,并被作为后结构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先驱。笔者以为,要突破这种比较话语的不对称现象.就需要探讨尼采与道家思想深层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
尼采所指的道德是这样一种估价体系,它联系着生命的可能性,它可以把超感性的世界设定为最高价值,比如柏拉图-基督教形而上学和现代科学所标榜的“实在”,这是对生命的背叛。新的价值体系的设定也是道德的要求,是对旧价值的翻转,也就是对生命的肯定,生命的意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朱彦明 《北方论丛》2010,(3):121-124
马尔库塞接受了《启蒙辩证法》关于技术合理性构成工业社会中操控一切的统治形式,甚至成为政治合理性的基本洞见,而其"新技术"的构想则超越了这种技术框架,将艺术合理性纳入技术的目的,使之成为"生活艺术"。"新技术"不是奠立在人与自然对立的架构上,而是引导着人与自然的和解:一方面是人的潜能和欲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是自然的柔和的、令人愉快的一面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4.
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布洛赫和本雅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洛赫和本雅明都是从批判新康德主义的认识论和启蒙思想来为他们的弥赛亚主义的革命实践赢得空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布洛赫最终把他的带有救赎色彩的音乐总体性转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乌托邦";本雅明对政治的模棱两可态度使他的弥赛亚的救赎难以真正接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走向了无政府主义.无论如何,他们把革命与宗教结合起来的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理解.宗教不光是忱于幻想的,它还是指向未来的希望.其旨趣仍在于实践,当下时间打开了革命-救赎之门.  相似文献   
5.
尼采教导的永恒轮回思想经过了从"最大的重负"向"最高的肯定公式"的转变,它要求人具有一种勇敢、坚毅和敢做敢为的性格力量,即一种特殊类型的"virtu",这不是基督教的美德,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绝对律令",而是马基雅维利意义上的有创造性的、超越善恶对立的行为,它蕴涵着整个古典和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与文化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7.
布洛赫的《乌托邦精神》具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与弥赛亚救赎的结合,它既是积极的行动主义,又是革命的灵知。这种带有宗教色彩的革命实践选择了康德为出发点,将康德的实践理性转换成总体性视域,开辟了从自我到我们的内在之路。革命与救赎的结合,不仅拓展了革命实践的范围,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9.
朱彦明 《北方论丛》2011,(5):131-135
马尔库塞的解放思想虽然不断地改变,但他一直都坚持从人类学的基础上来揭示解放的可能性。他前期追随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类本质概念,将劳动看成是人的"本真的活动";转向批判理论后,他的理性概念与人的最高的潜能(快乐)的实现有着根本一致;随着后期资本主义的技术总动员的出现,解放的理性遂变成了压抑理性或工具理性,马尔库塞也因此放弃了理性概念的解放潜能,并最终转向从人的本能条件即从"生物学"基础上揭示解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丰富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和美妙传说,通过对太平镇、油旺镇等的调查得出节庆体育活动是施甸县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不仅是身体活动,而且也是心理活动。为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