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翻译史上,五四运动之前共有三次翻译高潮,第一次是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其间产生了大批优秀的佛经翻译家,如道安,鸠摩罗什,玄奘等,他们翻译了大量的佛经,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译论,如“文质三辩“、“五失本、三不易”、“五不翻”等较为珍贵的翻译思想。第二次就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因为此时正值欧洲国家经过文艺复兴,产生了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建立了近代科学体系,西方殖民主义大国的耶稣会教士打着“科学传教”的旗帜闯入封闭多年的中国,企图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敲开中国的大门。而第二次翻译高潮的到来,无疑与欧洲的传教士纷纷来华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在这次翻译高潮中,利玛窦无疑是一位关键人物。作为正式介绍宗教与学术思想的最早、最重要的奠基人,他对中国翻译、以及中国和欧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