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1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松 《领导文萃》2008,(4):44-47
“整顿办”、“搞好办”、“推进办”……在我国许多政府机构中,常常可以看见此类临时机构的名称,其职责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2.
利用电脑对点光源和发光平面的薄膜干涉进行模拟 ,并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使看上去很复杂的光路图变得简单、清晰 ,使教学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大大增强了课堂的容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都市通俗文学主要是在继承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完成自身改良的。它萌芽于20世纪初"十里洋场"的上海,清末民初逐渐定型,延续至40年代末。在艺术形式、思想内容上它自晚清开始出现了现代性意义的转型,反映了脱胎于传统又执着于现代指向的艰难嬗变。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滨处淮河岸边的寿州城时常遭遇水患。“水决城”“雨水坏城”“大水薄城”“水灌城”是寿州城市水患的主要表现形式。频繁的水患使寿州城墙等物态承载体时遭损毁,人畜受到威胁,民众心理亦遭受巨大冲击,寿州城社会经济发展因之陷入困境。为应对城市水患,寿州官员秉持“以民为本”的理念,在灾前通过预修城墙和加强巡察进行预防,临灾时积极组织抢险御水、保护民众,并于灾后施行一系列蠲赈重建措施,有效减轻了洪水对寿州城的负面影响。寿州城的防洪经历,是淮河流域城市洪灾应对的一个历史缩影,对于今天沿淮城市抵御水患,有效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抢险救灾、灾后有序重建等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村民自治发展的不平衡.村庄分化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村民自治实践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村庄经济发展情况,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富裕村多采取分配型治理,而贫困村则采用项目型治理,为避免现实乡村治理主体缺位的现状,倡导由能人权威型治理转变为法治权威型治理.同时,不同经济情况下,村民自治可以采用以产权形式、以活动或项目为载体的形式来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6.
鞠晓黎  李松 《理论界》2006,(9):55-56
为了使公民的宪法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笔者以齐玉苓案为出发点,分析在我国确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宪法诉讼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7.
莫迪雄心勃勃 印度自行建造的最大军舰“加尔各答”号驱逐舰8月16日服役。印度总理莫迪当天与多名军政高官在孟买马扎冈造船厂主持“加尔各答”号人役仪式。这名今年5月就职的总理宣布:“‘加尔各答’号完全由印度制造,是我们自力更生的象征,是印度技术实力的主要例证,向全世界发出信号。”  相似文献   
8.
领导干部"转非"出现的人才浪费现象,不管从社会财富创造的角度,还是从福利分配来看,都是一种新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9.
李松 《家庭科技》2013,(9):28-28
你是久坐族吗?从白领到司机,从职员到宅男宅女,甚至是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久坐族。其中特别严重的当属终日坐在电脑前的人,他们同时面临辐射、鼠标手等多种问题。有调查显示,因为久坐,有超过40%的人感到颈椎酸痛,超过22%的人出现肥胖问题,此外还会引发椎间盘突出、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疾病等。时常"站起来"对付久坐产生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时常"站起来"。各国专家提出不少建议,如英国拉夫堡大学运动心理学教授斯图尔特·比德尔建议:打电话或接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世纪80年代西方的图像文化史作为新兴的研究方法进入中国,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文化生产与传播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同时,西方图像学研究为各类文学、美术、电影等作品的解读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支持,研究者把图像学理论与文本分析有机结合,展开了艺术学与文化研究的批评实践。"十七年"时期的图像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与美学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有进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的必要。通过对现有的"十七年"时期图像文化研究成果的整合分析,可以展现中国图像文化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西方图像学方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