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北戴河这座海滨小城,濒临渤海湾,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上世纪50年代初,当北京友谊宾馆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建成后,为了让来华帮助我们建设的苏联专家们夏天有个避暑的地方,又同时在北戴河兴建了外国专家休养所。从那以后,每年的夏天都会有一批批的苏联专家带着他们的家属来这里度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后,这里便成为外国专家的疗养场所。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从事外国专家的服务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5月下旬的一天,我打电话给沙老家,想告诉他我第二天去家中看望他。电话铃响了几声后,接电话的却是沙老的女儿亚美。我问她沙老怎么没有接电话,她叹了口气说道:"唉!前两天老爷子不小心又摔了一跤,现在行走更困难了!"听到这儿,我心沉了一下,不由得为他的健康担忧起来,同时看望沙老的心情更急迫了。第二天我来到了沙老位于南官房53号院的住所。叩了几下院门,亚美为我开了门。到了卧室,我眼前的沙老  相似文献   
3.
我的培黎情     
1979年盛夏的一天,甘肃山丹县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些许的凉意.我与近8000名当地群众一起来到我曾经的战友、国际主义战士乔治·何克的墓地,深切缅怀这位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国际友人.整个墓园站满了人,有的人干脆坐到了墙头上或者旁边的灌渠垄上.孩子们高唱《国际歌》,歌声随着激扬的旋律穿过高高的杨树,传向远方的祁连山,余音久久回荡.  相似文献   
4.
友谊宾馆来了柬埔寨贵客1970年,朗诺在柬埔寨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亲王为首的柬埔寨王国政府。当时西哈努克亲王正在苏联访问,突然发生的政变使他不知所措,有家不能归。而苏联政府也没有明确表态是否让他留在苏联,就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刻,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表示欢迎西哈努克亲王来北京,将为他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直至恢复柬埔寨王国政府的合法权利。当年以西哈努克亲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生活着许多外国人。其中有些被中国政府授予“外国老专家”称号,获此殊荣的标准之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奉献于或服务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并做出过一定的贡献。而像素察·蒲密波里叻先生这样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虽然没有能够享受到“外国老专家”的称号,但是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他为“准外国老专家”吧。由于他德高望重,和蔼可亲,乐行善施,我还是一直称他“素公”。  相似文献   
6.
2015年4月20日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朋友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诞辰100周年,5月26日则是他辞世10周年纪念日。
  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我不禁又思念起爱老,他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萦绕着,我仿佛感到他一直都在。可他的确离开了我们,否则为什么10年未曾听到他的教诲?为什么再也没有听到他机智幽默的笑声?10年来,每当我手捧爱老的书,我会想起他;每当我处在人生的逆境时,我会想起他;每当他生日临近,我会想起他;每当清明时节,我会想起他……每当思念袭来,那似乎很远又好像发生在昨日的往事一件件涌上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北京友谊宾馆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因此在建馆时被称为国务院西郊招待所(第二招待所)。1956年3月9日由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定名,第二招待所改名为北京友谊宾馆。建馆初期,北京友谊宾馆主要接待来自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各个行业的专家及家属。当时宾馆除了提供客房、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服务之外,还设立了幼儿园、照相馆、邮局、缝纫部等配套的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马海德坚持选住四合院
  “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来自美国的马海德,解放后来到北京住进了胡同。
  马海德大夫还有一段有趣的选房经历。在选择住处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地表示:“我一定要住四合院的平房,因为四合院是有中国特点的建筑嘛!这样接待外宾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认识什么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房子。”考虑到他一家人的具体生活情况,组织上将位于弓弦胡同的前国民党将军杜聿明的旧宅分给他一家居住,那是个日本式建筑,院子也很大,但由于缺少中国特点,马大夫并不喜欢这座洋房。  相似文献   
9.
森新一,曾用名加藤新一、江川真,1917年11月11日出生于中国奉天(现沈阳市).1980年,森新一被国务院批准为"外国老专家",2000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长城友谊奖".森新一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以及日语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0.
改变命运的十分钟 川越敏孝先生1921年出生于日本神户.川越家族在江户时代是相当富裕且颇有权势的船运之家.1943年,川越敏孝毕业于京都帝大经济系,毕业后本想留校做学问,后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日本高等文官考试进入大藏省(当时日本中央政府财政机关)预算局工作. 1944年,川越被面临败局的日本军方强征入伍,同期入伍的大部分都去了海军,川越觉着自己不会游泳,海军军服太花哨自己不太喜欢,于是去了陆军,被送往中国的东北战场.同年川越被分派到筱山的部队,三周后被送到了朝鲜的大邱.后来听说哈尔滨关东军特务机关下属的俄语培训队招人,目的是收集分析情报,川越觉着到那里能够学俄语,于是就申请了.培训时间为一年,前三个半月为初级,剩余为高级.没等学完高级,时间就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的战败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