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敦煌献已经普遍使用“曲子”概念,它们所指的新兴的长短句的律化歌词,唐末五代人深感“曲”与“曲子”本为“乐曲”,若借指新体歌词,则不免使概念混淆,因而试图准确地称之为“曲子词”,来表明它是特为新兴产乐而谱定的歌词,曲子词是已经律化的词体,是律词,与近体诗,声诗和佛曲无关,“曲子词”为唐五代人自己的新创概念,它既能充分体现这一新兴音乐学的体性特征,又能适应时人和今人的运用习惯,所以说是比较科学的,这种承前启后的称备用。既能恰切地表明词体发展特定渊源,脉络,又能准确揭示出敦煌献所保留批评家一音乐学形式固有的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情报心理战为研究对象,对情报心理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做了深入分析,并就其应用现状做了简析。  相似文献   
3.
敦煌曲子词与中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君 《中州学刊》2002,(6):45-52
敦煌曲子词自发现以来,学术界多注意它与西北地域文化的关系,而且从方音、方言的角度去证实它为西北本土作品,较为忽略其中保存的中原作品,也忽略了它与中原文化的复杂关系。今存敦煌曲子词写本中既有唐昭宗李晔与李嗣周、韩建君臣的唱和之作,还有花间词人温庭筠和欧阳炯的作品。《云谣集杂曲子三十首》所反映的内容、描述的情境和刻画的形象都可说明它们是中原文人的词作。敦煌曲子词所用词调四十五个,其中三十八个即为盛唐京都教坊习用的曲名。敦煌曲子词很大部分的词调来自中原的事实,更有力的说明了这唐五代早期的新体音乐文学形式——曲子词绝非敦煌的特产。敦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机缘,使中原的新体文学形式即词调在此与河西本土、西域、中亚、印度音乐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新的文化因子。此种文化现象表明敦煌曲子词所代表的河西地区燕乐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敦煌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西陲的神奇沃土,它不仅始终保持了中原文化的主导地位,也保持了与中原文化的同步发展。敦煌曲子词中的中原作品,不仅是以罕见的写本出现,而且绝大部分是现中原不存有的早期词作,因此可谓弥足珍贵,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金圣叹评点其他才子诗文时间接提及<庄子>的散论中,不难见出其对<庄子>哲理和文学技法的基本阐释:<庄子>是文采英华的;<庄子>是"怨"的产物;发展化蝶论,使之走得更远,并最后流于佛家的空幻.金圣叹将<庄子>作为文学批评的理论依据之一:以传统的古文笔法见出<庄子>更为宏大的整部结构之法;所评点篇目多集中在<庄子>那些文采斐然或者对生命忧戚感喟的段落和篇目上,表现出对文采手段的特别看重;常用<<庄子>的事典解释诗文含义,欲以此提升文学作品的哲学意义.金圣叹将<庄子>置于看似毫不相通的<水浒传>、<西游记>当中,实欲打通它们之间的写作手法和内在精神.金圣叹对<庄子>的解读,反映了其别具一格的文学史观念和才子观念.他的努力,对<庄子>解说的通俗化走向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次尝试对俄藏西夏文《长阿含经》卷十二残卷进行汉译,并适当加以考释。文章指出,本部西夏译《长阿含经》以中原汉译大藏经为底本,然在个别地方与存世汉文本略有出入。此部《长阿含经》的初译可能在崇宗初年,但之后虽声称经过仁宗、罗皇后时代的重校和刊定,仍有与底本不同、误译等处。尽管如此,汉文和西夏文本对读的确能带来很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的两位诗人马云奇和佚名氏的身世,被俘和他们被拘系的时间、地点,押解的路线等问题,进行了重新专辨。认为:马云寺系江南西道湖南衡阳人;其被俘是在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夏天凉州失陷之后,被押解着沿祁连山脉向甘州方向进发,永泰二年(公元765年)又被押解入吐蕃,随其他唐俘一同徙往赤岭关押;马云奇最后失踪不是被番军遣回,而很可能是被杀害了。佚名氏故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一带,自幼剃度出家,精通佛理,但亦不放弃儒学;后还俗问政,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冬出使吐谷浑,可能是想游说互解吐谷浑与吐蕃的联盟,未成功;大历元年(公元764年)甘州失陷后,被吐谷浑押往临蕃囚禁。  相似文献   
7.
汤君 《天府新论》2001,(2):65-69
赋在魏晋南北朝是真正而完整的文学形式.其丰富的主题和题材主要反映了乱世文人的忧患意识、恓惶情绪和他们对玄理世界的不断探求以及对美好理想境界的热切憧憬,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都具有深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即影视、媒体、广告等领域的文化产品。在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此类产品的翻译引入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此类产品自身的特点,其翻译引进有鲜明的目的性。但是,目的性不能成为遮盖一切的幕布,译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始终应该是高于现实目的的标杆。  相似文献   
9.
别开生面的一部文学史专著——读《中国市民文学史》汤君《文学遗产》编辑部曾预见到90年代将产生一个文学史写作高潮,的确如此。近年来,各种分体的、断代的、专题的、类型的文学史专著不断涌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谢桃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