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人生厄运     
厄运是相对于幸运而言的,厄运造成痛苦可以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对厄运造成痛苦的根源,应该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来探究,由于人所生存的环境不是单一性质的,而是多种因素的复杂系统,所以,要进行系统的具体分析。厄运对人生的作用有二重性,应该正确面对,实现理性升华。  相似文献   
2.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我们哲学界对真理范畴的普遍性认识。我认为,这样的认识,只是反映了我们对真理的认识的一个方面,是很不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固然是真理,那么,人们对如何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否也是真理呢?我认为也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身是怎样的问题,而且存在着应该怎样认识和改造  相似文献   
3.
命运概念界定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命运,古今中外不同的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解释。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来思考,命运是指人的生命主体与其赖以存在的环境在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生存状态及生命历程,其本质是主体的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生存状态及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政治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政府绩效评估的公民参与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公民参与对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公民参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依然存在着参与形式单一,参与意识薄弱,参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公民意识、制度建立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人才界定及其一般含义与特殊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永宁 《人才开发》2008,(11):10-11
人才学关于人才的定义,作为人才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不仅关系到人才学的学术进展,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此,学者们一直在不懈努力,力图做出学理性和说服力更强的界定。本文提出一孔之见,对于启发思维或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2,(10):36-39
本文认为 ,在关于基因是否有好坏之分的问题上 ,不能简单笼统地认为基因都有好坏之分或都无好坏之分。文章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从区分标准看 ,不便分 ;从社会效果看 ,不宜分 ;从作用机理看 ,不易分。  相似文献   
7.
需要强调的是,《决定》中的人才观与人才学中的人才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在于,《决定》中提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是给人才下的定义,不能理解为人才学意义上的人才定义。而是讲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注重说明人才对于党和国家的从属性和贡献性。联系在于,它肯定了知识或技能是人才的首要和根本所在,人才学的人才定义也应如此。虽然,它也讲“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但显然这是从广义的角度所讲的,这里的“创造性劳动”是与“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1,4(7):59-63
“知识改变命运” ,这是比“知识就是力量”更能震撼人心的口号 ,也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命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只“看不见的手”正在左右着人们的命运 ,使人们感到命运往往是自我难以把握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命运的主体自主性与环境制约性及其相互关系。一、命运的主体自主性自主是主体的人的内在规定性 ,是作为主体的人的一个本质特征或特性。自主性是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证 ,表明人具有一定的能力、权利和责任。人之所以能称之为主体 ,首先就在于他能自主或有自主性。不具有自主性的人是不能称之为主体的。自主与主体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0,20(2):38-42
机遇是一种偶然性,但并非所有的偶然性都是机遇,只有那些对主体发展有利的偶然性才能称为机遇。我国著名哲学家陈先达教授在其《漫步遐思》中认为:“偶然不等于机遇,只有当这些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偶然性变为机遇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进取性。”①《漫步遐思》是一本充满着耀眼的思想火花和深刻的哲学智慧的通俗读本,但这里他对机遇的认识有失偏颇。如果说偶然“被紧紧把握并被充分利用时才成为机遇”,就不应存在抓住机遇或丧失机遇的问题。机遇虽然与主体相关,但这种相关是在于对主体发展有利,而不在于是否被把握并被利…  相似文献   
10.
论"德能"     
蔡永宁 《社会科学》2006,(5):137-143
从能力概念的解释、能力本位的提法、能力概念的使用来看,"德能"概念都是合乎逻辑的.正确理解"德能"概念、应认清能力与素质的对应关系;应把握"德"与"才"本质的一致性;应把握"德"不仅对"才"具有主导作用,而且也有造福人类的重大效能."德能"概念的提出是科学理解能力概念的必然要求;在观念上克服了以往理论的局限性;为能力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人们加强品德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