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悠悠南瓜情     
余立立 《老友》2011,(6):19-19
1960年,我国正遭受着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紧缺,人们缺吃少穿,过着艰难的日子。国家为了减轻城市负担,号召机关干部到基层去工作。父亲积极响应号召,主动要求到基层去。在这一年的冬天,父亲由清江县委宣传部下放到位于新基山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清江分校任教导主任。来年春天,父亲在教学之余,开始了"粮食自救"活动。父亲从未种过地,要想在荒山秃岭上种出粮食来,至少在我们看来是不大可能的。最后在老乡的指点下,父亲决定试种南瓜。  相似文献   
2.
新余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是人口多、耕地少。大家都知道耕地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新余由于人口的高速增长,耕地面积越来越少。1949年解放时,新余总人口只有339700人,而耕地面积包括水田、旱地共1138259亩,人平耕地为3.35亩。为了扩大耕面积,增产粮食,党和政府曾动员农民开荒改地。到1957年,新余耕地面积增加到1186387亩。随着人口猛增和国家经济建设,开办工厂、修建道路、大修水利、农民建房等占用耕地的增加,到1966年,新余人口猛增到544345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