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否定了教条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和背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阶值取向,把真理观的斗争提高到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他把真理观与价值观紧密地结合、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以实事求是为根本特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真理的内涵;他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原理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与不同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曾经出现了互相区别但又顺序相承的不同的家庭形式。一定的家庭形式制约著家庭的结构、规模和功能。而家庭结构、规模、功能的变化,也会反过来促进家庭形式的发展、变化。人类家庭发展演变的趋势是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符合人性的发展。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和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家庭形式趋向于小型化发展。现代家庭小型化的结果不是家庭的解体,而是使家庭实现两性结合和感情交流的功能不断加强,并推动家庭由凑合型向幸福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正> 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和探讨两种生产的关系及其社会作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在人口科学领域和哲学界,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两种生产的关系问题两种生产,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人们生儿育女、蕃衍后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为了生活所进行的衣、食、住、行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  相似文献   
4.
<正> 毛主席同志虽然没有专门、系统地阐述人口问题的著作,但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解决我国实际存在的人口问题,给予了充分的注意,在他的有关著作和讲话中,多次阐述过人口问题。毛主席同志的人口思想也是十分丰富和精辟的,是毛主席同志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完整、准确地领会,结合实际加以运用,并在指导实践中使其得到丰富和发展。本文仅就毛泽东人口思想中的四个方面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5.
景跃军和王胜今著的《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阅后很受启发。纵览全书 ,笔者发现该书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单一学科的论述著作 ,其研究涉及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 ,是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结果 ,具有视野的广泛性 ;从研究方法上 ,该书涉及了线性规划方法、层次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在经济学领域中的较高层次的分析方法 ,具有方法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该著作论述的主要问题是 :首先 ,论述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 ,探讨了现今仍然活跃的主要的区域经济理论 ,尤其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梯度理论及在中国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人民内部矛盾错综复杂,有许多新的表现。具有利益关系突出、异常复杂和容易激化的新特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改革,加速发展,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出发点。调动积极因素,化解矛盾,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方针。提高干部素质,加强人民调解和社会调控力度,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人口学界正在研究,有的同志提出,两种生产观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理论基础;有的同志则认为,两种生产之间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依据。看了这些同志的文章,很受启发。现在,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首先是以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奖励每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限制二胎和多胎。这样做的目的,为了限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这是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对家庭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围绕家庭的本质问题,人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有许多论者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见解,推动了对家庭本质问题的深入研究。但是在理论认识上,还不能说这一问题已获得了完全的解决。在我看来,有一些文章阐述的论点亦有失之偏颇之处,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想就此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9.
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时起,直至恩格斯晚年,他们都把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作为一个重要原理,包括在唯物史观之内。 早在1845——1846年,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对这一问题作了概括和论证。他们指出,生命的生产,包括“自己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两种。自己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改革问题,呼声很强烈,也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案,引起了大家热烈的讨论。我们认为,要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首要之点,在于解决对历史唯物主义性质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问题。为此,我们也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得到同志们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