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27篇
综合类   28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中国妇女生育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因素与对策建议李宏规,杨恂人们的生育行为是由生育愿望决定的,而生育愿望取决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降低生育率并不是仅仅依靠计划生育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它的下降还是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要创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期以来,接受美学是世界上文学方法论研究中被讨论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它赋予读者以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接受过程,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经验。文本只有在被阅读时才会被唤醒生命,而唤回的生命并不是原来的生命。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阐释是一种理解或领会的艺术,积极的理解过程是创造意义的审美体验。对一部过去作品的理解就是今昔对话,以达到今昔审美经验的融合。不管是康士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还是穆卡洛夫斯基、英伽登和伽达默尔,他们的理论常能见出康德美学或黑格尔美学的影响;而理论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也常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即注重文学表达与注重文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美学所倡导的范式转换具有颠覆性意义,然而它的不少见解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兑现。只注重读者经验的方法,往往会过于简化审美客体。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文学史中,关注疾病和死亡是许多作家的嗜好。托马斯·曼认为,艺术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是在精神上对病患的偏爱。在曼氏"病的哲学"中,疾病被视为一种提炼生活、超越现实、提高个性品格和认识能力的状态,是走向更高级的精神健康的起始,或成为一种特殊境界的源泉。作家多半不是为疾病而描写疾病,而是喜于把疾病作为认识手段,让人看清事物背后的真相。托马斯·曼关注几十年之久的一个命题,便是疾病与人性、智性以及人的尊严之间的密切关系。他从"同情死亡"到"同情生活"的转变让人看到,对疾病和死亡的兴趣,说到底是珍视生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魏晋六朝时期,诗文用典风气浓厚.流风所致,隶事炫博,乖离表达需要,渐成诗文蠹病.沈约提出“用典从易”“不使人觉”的观点,其诗文中之佳作,能融化典故,浑然一体,对南朝用典论及其实践,起到较大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批评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翰 《炎黄世界》2009,(1):39-39
或行政,或做事,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有前瞻性。怎样才能掌握“前瞻性”?先天的悟性不说,就后天而言,一靠学习,二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不公”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相容的社会问题,引起公众一直关注和强烈不满,国家也在强力治理中。本文从地理历史因素、制度机制因素、“人治”“权治”因素三个层面来议论“不公”、促进和谐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翰 《炎黄世界》2010,(4):51-51
我喜欢读杂书。这半是爱好,半是工作需要。读书几十年,每当读到长者、智者感悟之言,如醍醐灌顶,心智豁然开朗,无论是学做人、做学问、做事,都得益匪浅。  相似文献   
8.
应《中国文学编年史》(下称《编年史》)总主编陈文新先生之邀,本人有幸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湖南厅举行的此著的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1995年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计划生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毫无疑问,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科学技术在计划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什...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算起,中国翻译、介绍和评论本雅明,已有二十年历史.然而,本雅明研究中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对"光晕"概念的理解便是其中之一.本雅明究竟是何时开始论述"光晕"概念的?如何理解本雅明谈论"光晕"的几段文字?什么是"光晕"概念的本义和转义?关于这些问题,学界还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我们常能见到"人云亦云"的现象,甚至"以讹传讹";还有一些译文中的句子,对原义至多只能猜猜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