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对法庭秩序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对法庭秩序的刑法保护王新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对法庭秩序法律保护的层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人民法院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审判,社会上发生的其他纠纷,包括民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等等,最终都可能要由人...  相似文献   
2.
王新清  赵旭光 《理论界》2005,(10):86-88
在辩证法中,与结构相对的是功能。在刑事诉讼理论中,刑事诉讼的结构也即刑事诉讼构造论,与之相对应的则应当是刑事诉讼功能论,而目前国内对刑事诉讼基础理论的研究,只有构造论并没有功能论,因此是一套不完整的理论体系。构造是主观到客观的过程,功能是客观到主观的过程,有了功能,体系才健全。定义刑事诉讼的功能应该从辩证法的功能理论入手,并将之与刑事诉讼目的、构造和刑事诉讼的职能加以比照分析,才能比较清晰地界定这一全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在校大学生结婚:利大?弊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背景1990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这样的表述: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并且被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在这种规定下,实际上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的权利被剥夺了,尽管这种权利对在校大学生不存在普遍的实际意义。2005年3月2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新《规定》中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最显著的是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此外,新《规定》取消…  相似文献   
4.
陈果  王新清 《学术界》2008,(1):177-181
现代法治国家的公民基本权利受到国际法和国内法的保障.鉴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可以被暂时地限制或剥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通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建立起以人权保障为目标的刑事司法标准和规范.就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人权保障的内容、特点、国际刑事司法准则人权保障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及保障方式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作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新增的特别程序,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面临着社会资潭供给严重不足的困境.而非政府组织以其承担协助、援助、代表和监督等职能可以将社会资源引入刑事强制医疗程序.非政府组织参与强制医疗程序有利于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精神.为确保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行为在法制框架内规范运行,必须从启动、参与、救济和监督机制等方面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强制医疗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司法改革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新清 《南都学坛》2010,30(2):77-84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司法改革,使我国的司法制度建设乃至法治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在我们进行的司法改革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政体与司法体制、司法体制与司法运作机制、整体规划与局部推进、司法改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借鉴外国经验与符合我国国情这五对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刑事证据两个规定的颁布,我国初步确立了非法证据的有限排除规则,并未采用非法证据的自动排除规则。当前,世界主要法治发达国家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限制各有自己的模式,各国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态度的不同受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各国诉讼模式以及成本收益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未来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时,应坚持有限排除主义,严格限制非法证据的排除范围。  相似文献   
8.
王新清 《人口研究》2005,29(3):27-29
1教育部为在校大学生结婚解禁,体现了教育法治的进步 在校大学生能不能结婚,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这个争论随着2005年3月25日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的发布,似乎要告一段落.然而,事与愿违,<管理规定>一发布,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称赞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担心者亦有之.为什么一个"在校大学生能不能结婚"的小问题会引起社会如此的关心呢?因为在校大学生群体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校大学生能不能结婚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