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综合类   3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艺术作品的风格美 文艺家总是孜孜以求在文艺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也总是喜欢那些风格独特的作品。这是因为唯有风格独特的作品才会放射出绚丽斑烂的美的光彩。如果没有各自独有的艺术风格,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清一式的色调乏味,多么平庸啊! 风格的美,我们从那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品中是可以感受到的。荷兰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有鲜明的独特风格。汝信在参观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时就充分领略了凡·高艺术的那种非凡的美。凡·高的具有其自己的个性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  相似文献   
2.
一时代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求我们对美育的研讨和实施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要完成这一历史性任务就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来加强美育的实施。自从人类社会摆脱蒙昧和野蛮的时代进入文明的时代以来,人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精神文明。这是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成果。精神文明包括了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展,思想、品德、情操的修养等等方面。所有这些方面又无不和美相联系。可以说美的生成和发展是人类的精神文明的生成和发展的显著标志。从我国商周时代和欧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雕  相似文献   
3.
<正> 美的本质,有人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又有人说是一种价值,是“物象”所表出的心的生命的价值,或者说是“物象”的人格价值。我是持对象化之说的。读了刘霆燕的短篇小说《老人的黑帽子》,欣赏之余,想起美的本质问题,觉得“对象化说”和“价值说”是可以也应该统一的,只是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层次罢了。这篇小说写一位退休老工人,由于没儿没女感到十分孤独,渴望能帮助别人,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的先失败后成功的事迹。第一次,他帮助蹬三轮车的工人推车上桥,可是力不从心,在车快推到坡顶时突然向后滑下来,幸亏旁边有几个人用力顶住,老人才没有被压着,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给哈克纳斯的信中精辟地论述了巴尔扎克的创作。他不仅科学地分析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而且也辩证地阐明了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关系。准确地全面地理解恩格斯的论述,对评论巴尔扎克以及理解世界观和创造方法的辩证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正确理解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沦述,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现象的产生和巴尔扎克的世界观有没有关系?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有没有关系?多  相似文献   
5.
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均具有不确定性,其具体表现多种多样。不确定性体现在形象体系构成的诸要素中。有人物性格的不确定,有作者思想感情倾向的不确定,有作品审美意蕴的不确定。不确定性是由艺术作品表现对象的丰富性多义性、艺术作品的审美特性、艺术思维的特性、审美的再创造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艺术形象的不确定性要受艺术形象的规定性的制约。规定性规定了审美想象和再创造的性质、范围、线索、方向。不确定性与规定性在艺术形象中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正> 在讨论美的本质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所论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关系问题时,有的同志断定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美毫无关系,否定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据,不符合马克思的原话的意思。在他们的理由中有这样两点:一是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以扬弃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为前提的。在私有制社会,人的感觉被私有制完全束缚住了,不能完全发挥人的感觉能力,不能认识物的本性。因此,那里只有异化,谈不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既然如此,所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便是虚空的了。二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虽然讲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但不是讲的美。这两个短语和美毫无关系。现在有人不但把美说成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且居  相似文献   
7.
<正> 一自然美的本质在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但自然美的这种本质是由多层次构成的。它的第一个层次,或者说它的基本前提和总体特征,就是自然人化本身。自然的人化与否,体现在它和人的关系上就是两者是和谐统一,还是彼此对立。早在人类产生之前,自然当然谈不上人化。即使在人类社会的始初,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技术和经验都非常贫乏,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十分艰难,一时还难以将自然人化,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可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马克思、恩格斯说:“自然界最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同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人只能受自然的统治。自然  相似文献   
8.
<正> 艺术作品是一个艺术整体一个成功的有生命的艺术作品首先应当是一个艺术整体。这里所说的艺术整体不仅仅是结构形式的完整,同时也包括内容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一个由诸多审美元素构成的完整的审美意象。为了创造艺术整体,小说家在创作时都要进行整体构思,把作家多年来在生活中的积累和感受通过一个比较凝缩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整体构思的结果就是创造出由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凝缩成的当代社会的整体图画。全景式地凝缩可以构成艺术整体,局部的描绘也可以构成艺术整体,因为它们都能创造完整的审美意象。罗丹的《思》只雕刻了一个女子的头部,然而它照样是一个艺术整体。低头的姿态,忧郁而凝视的目光,紧闭的双唇,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沉浸在默默的深思之中。甚至那“头额上帽子的边缘也好像她的沉思冥想的羽翼一样”。她没有身体,没有手足,这反而更突出了她的大脑在沉思。仅仅一个头部就构成了一个沉思女子的审美意象。这  相似文献   
9.
企业美论三题马国雄企业的美根源于以人为本当今的时代,人们不仅欣赏艺术美和自然美,而且欣赏属于社会美的企业的美。人们逛商店不仅仅是为了购物,同时也是希望到一个环境优雅的商店里从高质量的服务中获得一种充满乐趣的享受,使购物成为一种"享受购物"。有不少人就...  相似文献   
10.
<正> 时代在变革,文艺自然也要变革,不变革就不会有发展。在文艺的变革中文艺观念的变革,尤其是关于文艺的本质的观念的变革是当前很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对文艺的本质的理解上,几十年来一直受着苏联的影响。根据别林斯基对形象思维的论述以及季摩菲耶夫、毕达柯夫等人的文艺理论,把文艺的本质界定为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个观念在我同已经形成为一种传统的思维定势。一谈到文艺的本质就认定是艺术形象。文艺与非文艺的界限就是在这里划定的。直到如今有些新出版的文艺理论著作仍然沿用这种说法。文艺的本质果真如此吗?在要求变革文艺观念的今天,有关文艺的本质的传统观念要更新,既定的思维定势要打破,这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