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将工业分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类部门,通过构建基于鲶鱼效应视角的“两部门”模型,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兴产业间接就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条途径直接促进工业就业净增长;(2)新兴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3)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可以强化新兴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融合,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是充分释放新兴产业就业带动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全球专利合作网络有助于揭示合作的规律,现有研究停留在对整体网络一般特征描述及节点网络结构如何影响个体创新行为阶段,未涉及网络结构对整体网络演化影响机制.基于OECD专利数据,运用时序指数随机图模型(TERGMs)探究网络结构与邻近性对全球专利合作整体网络动态演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专利合作网络呈现弱集聚性和分散化的空间态势,介数中心性的国家集中于北美、西欧与大洋洲,呈现出"三足鼎立"的非均衡格局.专利合作网络呈现核心-外围结构,核心从"美欧"转向"美欧亚".全球专利网络存在传递性特征与星型结构;技术邻近利于国家间异质性知识的吸收与重组,文化邻近避免合作双方专利合同及法律标准差异引起的风险,对全球专利合作网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