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 China is a rapidly growing country, wher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ural female labor has shifted from agricultural to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Meanwhile, a...  相似文献   
2.
资源稀缺下的市场定价,由于要素循环是必需的,故市场价格在受上变量和侧变量影响的同时,还受下变量的影响。通过构造劳动力—功能空间图,把表征为下变量的未来因子引入对均衡价格的决定中,并认为当期均衡价格由"未来商品供给和当前商品供给生成的总供给"与"未来商品需求和当前商品需求生成的总需求"联合决定,由此引入影响未来供给的降解率因子。因此,资源稀缺社会里,社会机制的设计和社会法则的提取应放在更大系统内探究。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1960~2010年我国出生人数的分析,发现2001年左右,随着80后出生高峰步入婚配,住房价格面临上升的压力;2014年左右,随着90后出生低谷一代步入婚配,住房需求逐年下降,住房价格面临下降的波动。通过一个住房市场均衡的理论框架,文章仅考察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住房市场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随着80后出生高峰和90后出生低谷相继进入婚配,房价会呈现一个倒U型的轨迹。符合经济现实的仿真结果显示:房价将在2014年左右下降,同时在80后出生高峰人群进入成年的时间段内,我国住房的需求和供给缺乏弹性且相差不大。故人口结构的改变对住房市场具有实质性的影响。在对住房市场进行调控时,应考虑到出生高峰引致的人口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贫富差距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平厌恶,即对差距的向往,对能力和位势完全均质的一种反感.在对公平厌恶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差距的概念,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阶层间固有的内在差距,它起源于自我选择、自然遗传以及公平厌恶心理.最后,从甘肃省的“联村联户”行动来探求“先富带后富”思想的现实可行性;在一个义务缺失的社会中,论述罗尔斯的分配思想;从贫富差距的热学隐喻中得出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难点。随着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分类管理试点地区制定的分类扶持政策显现出细分程度不足、捐资办学理念欠缺、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及配套制度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要解决改革中的这些问题,须设计民办学校差别化扶持政策、建立捐赠办学的支持体系、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及调整财政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6.
陈昌凤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女诗人,著有《松荫阁诗存》。沈道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斫制了“炎陵文梓”琴。从沈道宽制琴到陈昌凤听琴,其关联人物众多,皆为当时活跃的湖湘文人。在晚清时期男尊女卑的社会形态下,陈昌凤等人作为“女流之辈”,能够参与到沈道宽等人的文化活动中,实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