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迭代升级,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重塑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的智媒体,正深刻改变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其以沉浸式感受、个性化体验、精准化推荐为特征,为思政教育注入精准、丰富、平等和无限的育人资源和渠道空间,但也带来了主流消解、流量至上、信息茧房、隐私泄露、社交恐惧等一系列难题与挑战。高质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辩证运用智媒体优势,坚持供给侧改革,精准设计教育内容;坚持需求侧驱动,精准开展教育画像;坚持家校社协同,精准提升智媒体素养;坚持智慧赋能,精准构建评估体系;最终实现在沉浸中共情、个性中共振、精准中共赢,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马婷  何炉进 《兰州学刊》2013,(6):220-222
校园传媒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塑造主体,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特点加速校园传媒的转型发展,创新系统机制、联动文化机制、涌现性机制等合力形成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的动力机制。"沪青"平台联动建设为文章提供实践分析基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线上与线下、场内与场外、校内外等多种载体、渠道、模式、层级的联动共同打造引领新风尚的立体校园文化平台。文章认为引入协同创新机制、借力新媒体发展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是新媒体时代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