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笔者对中国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中有较大影响的"信达雅"理论与"功能对等"理论的应用做一粗略比较,认为:中国翻译理论具有"言简意赅、洗炼含蓄"的特色,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多是主观经验归纳,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西方译学理论重理性分析,讲究科学性和系统性,但实际操作性稍有逊色.中西译论各有所长,进行中西译论比较,融合中西译论之长,不仅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也是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制度正义思想由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指出制度是人们行为的规范体系,认为当这个体系中的规范能使各种利益要求达到恰当的平衡时,制度就是正义的."无知之幕"或""原初状态"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尽管罗尔斯没有明确描绘他的理想社会,但他的制度正义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创新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形神相守是道教的主流观点之一,身体是躯体和精神的合一,身心不是处于相互对待之中,而是难分彼此地协同作用.道教的形神相守把身心统一起来,将感性和理性活动合而为一.它认识到心的理性思维能力能提升身体感官的具体活动和感性知识,使生命活动即具有理性、精神化的层面,又具有感性、肉身化的内容.身体不仅是主客的统一体,也是主客互动的过程,身心之间是一个互相发现的过程,它永远处于开放状态.道教这种不同于其他宗教的身心关系论有助于缓和当今社会存在的日益激化的身心冲突现象,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理雅各视中国文化为传教士在中国阐释基督教信仰必不可少的资源,为有效促成自己及同事们的传教事业的顺利进行,理雅各翻译了《太上感应篇》这部道教典籍。受制于该典籍本身的哲学文本性质,翻译时理雅各遵循了语义翻译的原则,兼顾了译本的"学术性"和"通俗性"。"直译加注"成了他英译该经籍的主流翻译方法,较好地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传播。  相似文献   
5.
"雅"作为系统翻译理论的一分子,在翻译实践中占据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译文维持其生命力的保证."雅"代表译文的文字水平,以"雅"译"雅",以"俗"译"俗",不仅符合翻译活动的初衷,更是译者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体现.在"信"达"基础上,为充分考虑读者在翻译中的参与作用,严复提出了他关于"雅"的理论,这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创见.  相似文献   
6.
在汉英翻译中,由于道教术语极具模糊性特征--术语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术语表达的隐喻性,再加上道教术语在异域文化中的空缺性,使得道教术语翻译的可译性受到一定的限制.针对内涵丰富寓意深远的道教术语翻译而言,“直译加注”或“音译加注”不失为相对有效的能达到文化传播功能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汉斯.维梅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强调译文目的,提出了"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的论点。通过对中西翻译界颇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严复和奈迭的翻译理论进行比较,认为他们受翻译目的制约而拟定的翻译标准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也是他们译论实用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