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在亚里士多德修辞三诉诸的理论框架下,从逻辑诉求、伦理诉求和情感诉求三方面对中国和美国的法庭论辩所运用的诉求策略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律师较比美国律师更加注重理性诉求的运用,而美国律师对伦理诉求和情感诉求的运用更加充分,特别在伦理诉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法庭修辞情境和修辞受众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发现为跨文化法律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丰富了英汉对比修辞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是国内法律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通过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法律语言的对比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立法文本对比、判决文本对比和司法动态话语对比这三大类.但当前的研究存在下述问题:偏重静态文本对比,重复性研究过多;以普通法系国家为主要参照,缺乏对大陆法系国家法律语言的关注;研究视角有限,缺乏新颖性;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尤其是基于法律语言语料库的研究匮乏;总体研究成果虽然数量可观,但高质量论文尤其是体系性强的专著数量有待提高.为此,有必要拓展其研究内容和比较对象,丰富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优化发表刊物的层次和类别,以期促进中国法律语言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发表的"以说促写"的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的教育学原理和基本需求层次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借助网站、博客等网络平台构建而成的集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为一体的"写""说"互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获得"快乐写作"的情感体验和理想的写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存在句式单调乏味,表达缺乏生动性的问题,这反映了学生句式修辞意识的薄弱.为探索培养学生句式修辞意识的有效方法,对外显、内隐及其协同学习(外显-内隐和内隐-外显)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隐-外显的协同学习具有良好和持久的效果,学生对该方法的认可度最高.由此可见,在英语写作知识及技能的习得中,先具备内隐知识基础再进行外显知识传授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情态动词作为言语交际活动的载体,体现了法庭审判中会话参与人之间语言的动态博弈.对抗或协作总是促使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情态取向和情态量值做出积极的选择和调整,以实现其话语效用的最大化,且不同庭审参与人对情态动词的类别与量值的运用侧重不同,这可以从会话人不同的角色定位、话语目的和权势关系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7.
刑事判决书不是一个静态的"单向"文本,在语用学的视角下审视判决书,可以发现它是一个包含判决书书写者与判决书受众之间互动的"双向"语篇.判决书中的语言受到特定的法系环境、社会距离、权势关系、权利和义务等语用参数的影响.对判决书文本中典型语料的分析,证明语用学理论对判决书话语的使用和理解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解释力,进而证明了语用学视角是研究判决书语言的一种可操作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